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天主教受迫害观察:马英林:将天主教中国化之路引向深入

2022年03月31日 综合新闻 ⁄ 共 182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观察员刘军萍转自中国民族报 https://ccccn.org/china/2019-03-27/67896.html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教会中国化的认识,助推天主教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开创新境界,取得新成果。

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精心谋划、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必须有一个总体、全面、细致的工作规划来推进并逐步落实。2018年,经过长时间的研讨并广泛征询全国各地教会的意见,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编制出台了《推进我国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2018~2022)》,确立了坚持天主教中国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内涵,明确了为达到目标所需的重要步骤、具体举措和基本保障。其主要内容:一是努力深化中国天主教的政治、文化、法律和社会认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服务社会;二是不断促进天主教与中国优秀文化融合,以我国优秀的人文传统丰富基督信仰的表达,培育做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三是构建具有中国教会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四是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会组织和管理形式,深化民主办教理念,推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建设的创新;五是探讨具有中国元素的礼仪表达,稳妥推行教会礼仪的中国化;六是倡导具有中国审美特征的教堂建筑样式、绘画和圣乐创作,改变一切必须西方化的观念,树立中国化的样板和典范。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在注重中国化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推动指导各地教会在具体工作中大胆尝试、敢于实践。

修订完善教会的有关规章制度,为中国化实践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会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教情,逐步形成了若干规章制度。为了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修订了《爱国会工作条例》、“一会一团”章程、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教区管理制度、堂区民主管理制度,以及有关选圣主教的规定和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时代特色,作为中国教会牧灵福传的特点,成为教会中国化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

编辑出版礼仪庆典用书。提倡采用庄重的传统礼仪表达信仰,鼓励在少数民族地区举行的礼仪中采纳本民族的祭祀礼俗形式,起到融合民族情感的良好效果。

圣乐和艺术中国化是教会礼仪生活中国化的重要表现。礼仪中国化不仅是用中文举行弥撒,还包括圣乐歌曲、圣像艺术等方面更多体现中国文化特质和元素。中国天主教会随着礼仪更新的推进,涌现出不少中文圣歌、乐曲,以及具有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圣像。有些教区在重要教会节日庆典中,使用中国传统乐器、乐曲、舞蹈,神职人员所穿的祭衣以中华民族表达喜庆的红色代替欧洲传统的白色,更加体现文化和情感的认同。春节期间,有的教堂举行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祈福礼仪,使民族节庆与信仰生活密切结合。

传统天主教堂建筑风格大多是哥特式或罗马式,但我国许多古老的教堂中,有不少融入了中国的民族建筑风格,体现出中西合壁的特点。例如,始建于1887年的北京北堂,其主体建筑为哥特式,教堂正门左右两侧的碑亭却是中式建筑。始建于1876年的贵州教区主教座堂,正立面是典型的中国牌坊建筑风格,钟楼是中式塔楼建筑。近年兴建的山西洞尔沟等地的新教堂,完全采用我国宫殿式建筑。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的小圣堂,外部结构为北京天坛式建筑,彩色玻璃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人物圣像,较好地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要求地方教会在维修和新建教堂时,要特别重视、大胆尝试融合中国风格和中国元素。修葺一新的北京西什库教堂,在保存原有建筑风格的同时,增添了许多本地文化元素,如彩色玻璃中有中国教会和北京教区的历史人物,长安城、古北京城、长江黄河、天坛故宫等地理文化图片,体现了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适应与融合。重庆万州区龙宝教堂在对危旧教堂重修时,进行了风格重塑,将原来的尖塔改为青砖黛瓦的砖雕门楼,教堂更显庄重。昆明教区主教座堂在内部祭台上方大胆采用中国中堂式布局,将康熙皇帝御题的“万有真原”匾额和对联复制悬挂在正墙上,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庄重和神圣,得到神长教友的普遍认同。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神学思想理论研究为重心,以推动树立天主教中国化的实践典型为抓手,夯实中国天主教在我国社会文化中的发展基础。有党的宗教政策的指引,通过全国教会的共同努力,天主教中国化之路一定会行稳致远、推向深入。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