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翔转自博讯网
十八日上午,遭遇重重阻挠的林希翎北京追思会,在被迫停水停电又重门深锁、几经周折才能进入的三里屯「天下盐」食府如期举行。这一天是林希翎祈灵四七之期,在没有灯光之下,一幅「林希翎北京追思会」的横额悲凉地挂起,一张遗照,十八块展板记录着她的苦难与哀荣。
原名程海果的林希翎,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最后一个尚未平反的大右派。1957年被划为右派的,全国共55万人,他们在经历23年的贱民苦难生活后,1980年5月中共宣告全部改正,只留下极少数的人「只摘帽子,维持右派原案,不予改正」,目的是要维持邓小平担任总指挥的反右运动的「正确性」,即只承认反右「扩大化」,却不承认根本搞错。
未获改正的少数右派,多是1949年前支持中共的民主党派中人,如章伯钧、罗隆基、储安平等。唯一在中共建政后成长的,只林希翎一人。她出生于1935年,49年中共军队佔领她家乡浙江温岭时,她即参军,后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书。1957年在中共号召整风时,先后在人大与北大演讲,被毛泽东钦点为右派,随后入狱十五年,出狱后亦是贱民。1983年获准来港,随后赴法国,上月21日在巴黎去世。
1957年反右运动,是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悲哀的转捩点。这场颠倒是非、封杀所有稍有异议的言论从而封闭所有人的独立思维的政治运动,导致全国人民的思想从此闭塞。为甚麽中国大陆至今无一人获诺贝尔奖?没有大师级的科学家?尤其是人文科学方面,更乏善足陈。为甚麽大批有创作力的作家,49年后都变了脑残而写不出好作品?转捩点就是反右运动,把原以头脑灵活见称的中国人的大脑都封锁起来了。今天,有心的大陆知识分子为林希翎哀思,实在是为反右运动而悲哀,也为中华民族的思想言论自由被禁锢而悲哀。
林希翎是反右运动中的标志性人物。她在1957年的活动及以后的遭遇,涉及中共上层、民主党派、文艺界、新闻界尤其是校园的年轻一代。57年时,她与共青团第一书记胡耀邦的秘书曹志雄谈恋爱,从曹那里取得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文本,并在北大演讲中大量引述,这就成了她被打成右派的最大罪名。但被划右派前,胡耀邦曾和她长谈四小时,对她被捕,胡曾表示反对。中共元老、时任人民大学校长的吴玉章也明确表示不同意对林的处分。但在中共党的铁的纪律和邓小平操控下,这些上层意见都起不了作用。不但如此,包括胡的秘书在内同情林的人都受到株连。只是基于胡耀邦与吴玉章在党的地位,他们才免于遭难。
林希翎一生,始终秉持着刚正不阿、直言无忌的个性。她说,「我对现实是不满的,即使500年后出世,我也会不满。如果对现实满意的话,如何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们对现实不满是正常的,应该鼓励对现实不满。」她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是:「猴子要满意现实的话,那麽我们现在都不会变成人。」
她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一定是批评政府、反现实的不满分子。」「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推动社会进步,批评现实。一天到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怎麽进步?」
她在1980年写给邓小平的万言书中,自豪地说,「我的良心、道德和人性,都还未受到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这十年动乱以来,在我们社会生活普遍滋长起来的尔诈我虞、撒谎成性、损人利己、整人为乐的政治微生物和趋炎附势、看风驶舵、投机鑽营、卖身投靠的歪风邪气所侵蚀和污染,使我灵魂深处还能保持一片淨土……因而还能保持毕生不说假话的一贯记录。」
与林希翎同期的北大退休教授钱理群说:「在林希翎身上表现得极为鲜明与充份的这些特徵:永远不满意现实、永远说真话、永远摆脱不掉乌托邦情结与堂吉诃德气,正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右派』精神与性格。」
北京知识分子追思林希翎,正是要追思这种精神与性格。而中共力阻人们追思,也是要打压这种精神,以便构建他们的谎言世界。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