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转自“大纪元”
在俄烏戰爭的炮火聲中,中共召開兩會了,儘管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不過,在李克強的報告中,中共給今年設置的GDP增長卻是5.5%,高於外界預期,有評論說,這好像是在月球上做的工作報告一樣,意思就是說「講的話太飄」。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也說,中國經濟正在爬坡過坎,看來,中共也知道目標好定,但現實骨感。那麼,中共設了這麼激進的目標,要如何達到呢?房地產業還能幫著中國經濟重新振作嗎?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方面的話題。GDP目標太離地 月球來的報告
我們先來看看,專家們是怎麼質疑5.5%這個目標的。
野村證券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5.5%左右的目標,要達成的難度非常高,因為出口面臨壓力,消費受疫情影響,房地產今年會萎縮,預計房地產政策會進一步寬鬆,但幅度有限」。
雖然陸挺說的很含蓄,但是他把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所面臨的阻力都說出來了,每駕馬車都舉步維艱,要想衝到5.5%,信心從何而來呢。
美國之音也採訪了幾位「直言不諱」的經濟學家,我們再來看看他們是怎麼看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香港證券業經濟學家,直接批評李克強的報告太脫離實際,他認為,李克強在通篇報告內,隻字未提當下的俄烏戰爭可能對經濟帶來的衝擊,只能說是一份沒有用的報告,像在月球上做的一樣。
另一位台北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的董事長梁國源則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把中國今年的GDP增長率下調到4.8%,當局想把經濟增幅拉升到5.5%雖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有一些其它的負面因素出現,那可能「保五」都保不到。
另外,就連北京的學者也表示了質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濟學教授認為,中國宏觀經濟一直處於下滑周期,外部壓力大,再加上俄烏戰爭,中、俄、美、歐關係緊張,並且已經存在的南中國海、台海、東海爭端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今年中國經濟的前景「不容樂觀」。
這位北京的經濟學者還說了一句大實話,他說,開兩會,不能做特別悲觀的報告,定了目標,但最終能不能達標是另外一個問題。
雖然外界對這個目標一片質疑,但是從數字層面來說,我們卻認為,中共要達到這個數字並不難,大家也都知道,中共統計部門的數據,常常都是伸縮自如的,就像脫貧一樣,時間線一到,必須脫貧。但是難題在後面,處在「爬坡過坎」中的民眾,他們的生活質量會有實質性的提高嗎?民眾收入會增加嗎?失業率得到控制了嗎?還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又怎麼被控制呢?
我們就分別來看看和GDP息息相關的三架馬車,以及中共本身的政策,還有通脹指標等情況。疫情衝擊消費 出口承壓
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這樣形容中國去年的經濟情況:「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局部疫情時有發生。消費和投資恢復遲緩,穩出口難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穩就業任務更加艱鉅。關鍵領域創新支撐能力不強。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加大,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隱患較多。」
可以看到,這和去年底中共的中央經濟會議所提的三個問題是一致的,就是: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這些問題,今年仍然在困擾著中共。
需求下行,消費轉弱是很多分析的共識,疫情和中共的管控措施,對消費的負面影響也持續存在。近期,中共官方數據也顯示,中國的疫情情況持續擴大,從北到南至少十幾省市出現疫情。
此外,出口壓力也是市場比較一致的看法,李克強也承認,今年穩出口難度增加,能不能穩住,是個問題。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今年前兩個月出口同比增速已經放緩,鑒於去年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這一點值得警惕。而如果出口增速放緩,中共要通過進一步的寬鬆政策,來實現5.5%年度經濟增長目標的壓力也會增大。通脹陰霾不散 就業情況艱鉅
我們剛才提到,有位香港經濟學家批評李克強的報告是在月球上做的,這位經濟學家就是從CPI方面給出了他質疑的理由。他認為,北京所設的5.5%的GDP增長目標,表面上看合理,但是,西方國家近期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造成原油、天然氣、糧食和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在3月4日一天之內,僅歐洲天然氣的價格,就上漲了20%。而俄羅斯和烏克蘭加起來,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這兩個地區的出口受阻,全球糧價也會飆升。
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到,今年的CPI目標是維持在3%,不過,這位香港經濟學家認為,李克強的報告低估了通脹的壓力,認為CPI漲幅,最保守都是7%。如果CPI真去到了7%,GDP目標還是5.5%,那三駕馬車,也都不需要使勁了,一個CPI就讓中共今年的GDP達標了。
在李克強的報告中,也提到了「供給衝擊」,可能帶給CPI的風險。大家可能經常聽到一句話,說中國除了股市,什麼都漲。的確,比如進口棕櫚油漲價,最終消費端,公仔麵也就跟著漲價;進口大豆一漲價,去年底的食用油、醬油,也都跟著漲價。所以說,採購端帶來的衝擊最終是會傳導到消費端的。而我們舉的這些例子,還只是最基礎的日常生活要素,目前的俄烏戰爭,對能源和糧食造成的衝擊,才是中南海的痛點。
根據中共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1年,中國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同比增長了18.1%,占到糧食總產量的24.1%。中共官媒報導的數據指,中國在糧食方面的對外依存度達到了19.4%。
而隨著俄烏戰爭的持續,黑海港口貿易遭到了嚴重干擾,小麥等糧食價格一路走高。自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小麥價格,漲幅高達40%。
能源方面最新的情況是,3月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方正在和歐洲盟友研究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的可能性。緊接著的3月7日,布倫特原油5月期貨的價格,就一度觸及137美元,部分石油交易商甚至開始押注,3月底之前,原油價格每桶可能會衝上200美元。
而中共發改委,也已經在3月3日宣布,再次提高成品油的價格,92號汽油正式進入8元時代。
此外,一些分析認為,今年下半年或年底,中國大陸很可能迎來「豬油共振」,也就是油價、豬肉價格一起上漲的局面。現在吃穿用都在漲價,原油價格也在上漲,之所以中國的CPI不漲,就是因為「豬」還趴在地上。如果市場出現「豬油共振」,CPI一定超過3%。
有行業分析測算,下半年或者6、7月份,豬肉會見底反彈。如果高企的油價能持續到年中或下半年,市場就會出現「豬油共振」。我們知道,中共一直在喊,要防止輸入性通脹,但現在看來,在俄烏戰爭的推動下,中共很可能不得不瞪著眼睛看漲了。
財政、貨幣政策和激進的GDP目標
我們看,激進的GDP目標,就需要積極的政策配合,但是,李克強這次向市場釋放的政策信號,似乎和激進的目標並不匹配。
一些投資者認為,李克強這次提出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還是老調重彈,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政策方面看起來並不是明顯的擴張,反而給人收縮的感覺,那麼,要如何支撐5.5%的激進目標呢?
貨幣政策方面,其實在李克強的報告中,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擴大新增貸款規模」,可以預估的是,如果第一季出來的企業和居民新增貸款數據不理想,擴張性的信貸政策是不可避免的。相信,中共今年還會出台一些比較大的刺激手段,特別是在下半年,也就是在中共10月開二十大之前。
在財政方面,很多人都在討論今年的赤字率下降了,其實有個數據更值得大家關注,就是今年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加了1.5萬億元人民幣,規模達到了9.8萬億元,增長了18%。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中共今年地方財政的艱難和窘困。
再以房地產支撐GDP增長目標
說了這麼多,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房地產的情況。
在李克強做報告的前幾天,中國銀保監會的主席郭樹清,已經在3月2日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提到,「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勢頭得到根本扭轉」。
大家記得,在之前的節目中,我們已經多次分析過,中共一定要趕在美聯儲加息之前,把樓市的泡沫擠下來。郭樹清在李克強做報告之前,說泡沫化的情況已經扭轉,這就是在向市場釋放信號,今年不會再管的那麼嚴了。
確實,我們也看到了,李克強也在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對於房地產,要「因城施策」。
其實這之前,中國各地已經在開始加速刺激房地產業。比如3月1日時,鄭州發布了19項放鬆樓市的政策;3月4日時,地產商華夏幸福,也在河北固安舉行了一場開工大會,覆蓋了33個地區的近80個住宅項目。
那麼,為什麼進入3月,各地就急迫地出台刺激政策呢?我們知道,從去年恆大爆煲開始,中國房地產市場在去年下半年就迅速冷卻,今年前兩個月,市場情況仍然是繼續下行。例如,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台的數據顯示,2022年2月,深圳二手商品住宅成交872套住宅,環比下跌47.1%,同比下跌了76.53%,是2008年以來最低。由此看來,3月的房地產銷售變得非常關鍵,所以各地都在出大招。
3月7日,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一個記者會上提到,近期,中共針對房地產的政策出現較多放鬆跡象,不少城市開始下調按揭利率和首付要求等。考慮到房地產對經濟至關重要,預期相關政策會持續放鬆。
汪濤還表示,預計今年首季房地產銷售和新開工面積,按年下跌20%到25%,基於房地產市場已經見底,她預計銷售和新開工面積這兩項數據,會從今年第二季開始按月有所反彈。
她還提到,今年房地產投資按年跌5%左右,又指中國從未試過房地產投資全年收縮。
從這些情況來看,目前的俄烏戰爭,雖然加劇了全球範圍內能源和糧食價格的飛漲,但有可能間接地幫助中共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回暖。為什麼呢?因為隨著通脹加劇,民眾也看到了俄羅斯盧布的貶值情況,民眾的財富怎麼保值?中國民眾也會急著給資金找出路。而面對只跌不漲的中國股市,中國百姓只能把錢投資買房子或黃金了。這也就像一些人所說的,「大砲一響,黃金萬兩」。由此看來,房地產還是中共實現GDP目標的後門。
不過,對中共來說,這樣的回暖,也只能是暫時性的安撫,中國經濟已經百病纏身,又如何能真正根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