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转自“大纪元”
滙豐銀行航運部主管表示,中共當局極端防疫政策,很可能加劇全球供應鏈危機。這位業界專家警告,中國若發生任何小規模的中斷,都可導致世界各地發生「漣漪效應」(ripple-effects)。週一(1月31日),滙豐銀行(HSBC)環球航運及港口業證券研究主管簡榮澤(Parash Jain)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的一個節目中說:「基於全球貿易中的重要性,中國的任何小中斷,都會對整個供應鏈產生漣漪效應。」
他警告,中共當局「造成的混亂,最終會對大洋彼岸產生影響」。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由於最近全國各地的感染人數激增,中共當局正不斷加強其「零容忍」防疫策略。
最近深圳、天津、大連和寧波等主要中國港口,以及西安等工業中心都出現了確診病例,被迫實行封鎖和防疫限制。這使得中國部分港口樞紐貨物嚴重積壓,並推高了航空運費,再度加劇了早已不堪重負的供應鏈問題。
簡榮澤指出,COVID-19大流行顯示了「供應鏈已變得多麼精簡,而且幾乎沒有犯錯的餘地」。他說:「若中國保持這種非常嚴厲的清零(zero-COVID)立場,我們就不能排除在今年之內,不時可能出現中斷。」
自2020年初以來,中共當局一直堅持「零容忍」防疫政策。有時會因為一個病例,關閉整個工廠或港口,並在中國本土城市之間,實施嚴格的隔離和旅行限制。
儘管港口開放,但強制隔離和篩檢等措施,也將持續拖累運輸速度造成延誤。
這些防疫限制,已影響到全球的製造和航運業務。隨著高傳染性的Omicron(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在中國流行,人們再次擔心,中共極端防疫可能對航運業造成另一次重大打擊。
簡榮澤對CNBC表示,受疫情的影響,一些大型集裝箱航運公司「正試圖在整個供應鏈上獲得更大的控制」,並開始在陸路物流、碼頭方面進行投資。
他補充說,從託運人的角度或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在過去幾十年內,他們習慣了保持低庫存的舒適感。但這些中斷,可能促使他們改變倉儲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