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心仪转自自由亚洲论坛
多省宣布取消文理分科 高考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2021.09.15 16:22 ET
刚刚结束了2021年中国高考的部分北京考生 美联社00:00/00:00
本周三,江西、甘肃、黑龙江等七个省份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延续了前一批试点省市的选科模式,并提出不分文理、扩大招生参考依据等等。中国政府近期为了给教育“保驾护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那么,最新一批高考综合改革的分量又有多大呢?
七省启动高考改革
综合官方消息,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黑龙江等七个省份周三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标志着中国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并将在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中开始实施,三年后落地。
据悉,这些省份都将采用“3+1+2”模式。其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科目;“1”指的是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首选科目;“2”指的是在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中任选两门科目。各省还提出不分文理,考生总成绩由前三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后三门选择性科目的会考成绩组成。
河北省某私立高中历史老师谢明华表示,尽管当局看上去是想取消文理分科,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跟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科相比而言,他们算是取消了(这个制度),但实际上并没有把文理科融合在一起。虽然当局改变了分科方式,但有些高校明确规定,他们只招收比如说(学过)物理和某某学科组合的学生,也就是在招生上仍然有区别。”
更多省份计划取消文理分科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舆论热议。有网友感叹道:“文理分科,是近现代最大的民族之痛之一。”但也有网友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别学来学去,最后学什么都是半桶水。”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来长期实行文理分科,效仿的是苏联的“分科教育”模式。建国初期,中国急需大批专业人才,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将各高校的相同专业集中合并为新的单科院校。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为了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渐趋明显。
取消文理分科是老生常谈
近年间,广东、江苏等个别省份曾陆续实施高考科目改革,包括任选科目组合和引入“大综合”等等,却出于很多中学的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课业压力过大等原因,最终叫停了各自的改革。
早在2009年,“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曾是中国教育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20大问题之一,一度引发各界的广泛争论。有支持者说,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有反对者说,这将增加中学生的学业负担。
北京时政评论人士华颇认为,取消文理分科是件好事,但切实降低高考门槛更是当务之急。
“我想重中之重当然是把高考的门槛降下来,不能让所有学生一头扎进书堆里,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2013年,中国著名教育学者、时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曾发文说,取消文理分科有助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出现偏差的问题,但这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在他看来,实行考试、招生分离才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在这种类似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模式下,中学可以实行学分制教学,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规划自选课程,大学结合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和大学面试考察录取学生。他写道,当局应努力突破集中录取制度,如果只是在考试科目上做文章,改革的价值将非常有限,甚至会出现新问题。
河北教师谢明华说,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能实现“招考分离”,就是因为教育事业在中国是个政治任务。
“中共在执政上一直把教育紧紧抓在自己手里,这不仅体现出了执政党的意志,当局还始终把教育看作是一个阵地……因此,政府把中学和高校的考试和招生工作全都控制在自己手里。”
教育改革症结究竟何在?
近几个月来,中国政府表面上为了整顿教育市场乱象、净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出台了“双减”政策、限游令等一系列措施,对在校老师的教学行为、教培机构的运营方式、未成年人的网游时间等诸多事宜作出了严格限制。有舆论认为,国家的相关举措并非是在为家庭着想,而是为了打击不利于生育的社会因素。
华颇表示,中国教育改革亟需打破应试魔咒,避免培养出更多的“小镇做题家”。
“中国教育体制忽略了实践。也就是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的关联非常小。可以说是他们做了万道题就是为了应付高考,可是做这些题对于将来没有多大的用处。”
中国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多年前曾表示,中国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是个“顽症”,中国可能到了要“好好解决”中学分科问题的时候了。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华盛顿报道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