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转自RFA自由亚洲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来谈全球核武发展的最新动向。
自从核武出现,除了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次特例,人类就再也没用动用核武。它巨大的杀伤力,以及保证相互摧毁,使所有核武国家都不敢、也不能使用核武,都拿它作为战略威慑之用,并且透过军控机制,尽可能限制核武扩散。
核武增长
2010年4月,美俄两国签署《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简称New START),来年2月5日正式生效。从此,美俄两国把核武库的规模尽量接近条约限定的范围:
一、双方各自部署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不超过700枚。二、双方各自部署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弹头数量不超过1,550个。三、双方各自部署及未部署的导弹发射器不超过800台,包括陆基型、潜射型和空射型。虽然目标没有达到,但相差不远,说明条约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最近出现新的动向。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本周一发表2021年年鉴,对全球核武发展做出最新统计指出,截至今年1月,全球核弹头(包括部署、储存和退役待拆解弹头)总数为1万3,080个,比去年同期的1万3,400个有所下降。看来是一件好事。但扣除退役待拆解弹头的数量,又是另一番景象。全球核弹头不减反增,从去年1月的9,340个,1年后增为9,570个。
除了总量增加,从实际部署核弹头来看,今年1月达到3,825个,比去年同期的3,720个有所增长。其中,约2,000个核弹头处于高度作战戒备状态,几乎都是美俄两国的核弹头。俄罗斯增加55个、美国增加50个。
所谓全球核武库规模,以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8国为主。朝鲜的数字(40-50个核弹头)非常不确定,故没有计入。
总体而言,1年之内,除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有所减少(以退役待拆解弹头为主),其他国家都略有增长。中国增加30个核弹头增幅最快,英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增长都在个位数。
大国争锋
因为是核弹头,只要出现增长,不管增幅多大,都是一项警讯。军控机制一旦失能,核武幽灵又将垄罩在人类头上。今后全球的核武发展,将以美俄两国为主导,中国为变量,形成一个三角博弈的态势。
在人们的印象中,美国和俄罗斯是核武大国,中国是有潜力的核武小国。从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中,有两组数字可以比较美、俄、中3国的核武发展现况,以及各自的优劣所在,并且能从中看出她们今后的发展动向。
首先来比较核弹头的总量,包括部署、储存和退役待拆解弹头。俄罗斯有6,255个位居第一、美国5,550个排第二、中国350个排第三。中国的规模是俄罗斯的5.6%、美国的6.3%。
再来看可动用核弹头的数量,以实际部署和储存弹头为主。所谓储存弹头,是指弹头存放中央仓库,需要运输和装载到发射器上才能使用。俄罗斯最多达4,495个、美国3,800个、中国350个。中国的规模是俄罗斯的7.8%、美国的9.2%。
这样看来俄罗斯的核武实力应该超过美国。实情则不然。
美俄对比
核弹头的数量虽然重要,但是它的发射方式和载具性能更为关键。潜射型的隐蔽性高、空射型的突防性较佳、陆基型相对稳定。各有侧重,但还是有高下之分。
以美国来说,可动用的核弹头3,800个。陆基型以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为主,可发射800个核弹头;潜射型以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为主,可发射1,920个核弹头;空射型部分,以B-52和B-2A战略轰炸机为主,可发射848个核弹头,射程都超过1万2,000公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洲际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另外230个非战略性核弹头,主要由F-15、F-16等战机挂载作为战术核武使用,投射距离约3,000公里。
由此看出,美国特别重视隐蔽性高、突然性强的潜射型核打击力量,其次是空射型,最后是陆基型。为预防战机可能无法突穿俄罗斯先进的防空系统,美国海军正在改善新型低当量三叉戟潜射核弹头,作为对付俄罗斯战术核武的杀手锏,改进的思路仍以潜射型为主。
俄罗斯的情况则不同,可动用的核弹头有4,495个,重点放在陆基型,以RS-20V撒旦和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为主,可发射1,189个核弹头,射程约1万1千公里。潜射型次之,有11艘战略核潜艇,可发射816个核弹头。再来是空射型,以图-95和图-160战略轰炸机为主,可发射580个核弹头,以上两型射程在7,000-10,000公里之间。另一个主力是短程非战略性核弹头,以图-22、苏-34等战机和S-300/400远程防空导弹为主要载具,可发射 1,910个战术核弹头,射程在1,000公里之内。
可以看出,俄罗斯的核力量侧重陆基型洲际导弹和短程战术核武。和美国相比,潜射型和空射型相对不足,这和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有限而采取相对的守势战略有关。今后俄罗斯将强化海空领域的核力量,同时大力发展高超音速等新型战略武器,制衡美国的核力量。
中国变数
中国的核武发展是一个变数,可动用的核弹头有350个,很难确定部署和储存的具体数字。但发展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核武国家。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核力量以陆基型为主,从洲际导弹到中程导弹都算上,可发射258个核弹头,射程从2,000公里到1万2,000公里,如东风-21、东风-26、东风-31A/AG、东风-5B到东风-41。据推测,射程超过1万2,000公里的东风-41导弹可能装配54个核弹头,可以威慑与打击美国本土。
在潜射型方面,有6艘094战略核潜艇,可发射72个核弹头,射程约7,000公里,除非能前出第一岛链,否则对美国本土威胁不大。空射型以轰-6K战略轰炸机为主,能发射20个核弹头,但作战半径3,100公里,对美国本土不构成威胁。因此,中国不足以形成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只能称二位一体,算上潜射型,可谓勉强。
数据指出,中国目前正在发展新一代096战略核潜艇与轰-20战略轰炸机,以补强094和轰-6K的不足,进而形成名符其实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
既然核武能够保证相互摧毁,长久来核武国家也都不敢使用。为什么还要精进发展呢?
动用核武
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德(Charles Richard)今年2月公开指出,如果俄罗斯或中国在地区危机中,使用常规武力失败而认为会威胁到政权和国家安全时,就很有可能动用核武器。因此,美国必须把原先”不可能使用核武器”的想定,转变为”使用核武器有非常切实的可能”,采取行动阻止此一事态的发生。
历年来中国对外宣称”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遇到重大危机,如核电站、大型水电站、首都或重要城市遭到敌国常规打击,导致国家安危存亡时,中国将会对敌实施核威慑,包括宣布核打击的瞄准点,随时做好核反击的准备。
俄罗斯的核武战略更是如此。她的战略想定,是基于俄罗斯对北约组织(NATO)进行常规侵略而出现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威胁使用战术核武,使危机由升级转为降级,甚至由此而取得胜利。近年美国发展潜射型战术核武,目的就是要打破俄罗斯这种心存侥幸的核武战略。
根据美国公布《2020年军控守约调查报告》发现,2019年中国很可能未遵守”零当量”核武测试规定,在新疆罗布泊核武试验场启动小规模的核试爆,为发展低当量的战术核武预作准备。美俄两国都有战术核武,当初的考虑就是要震慑对手,必要时能用于实战。如今中国也要急起直追。美方认为,中国的核武库正在快速增长,预计未来10年内,核弹头至少比目前扩增1倍,甚至更多。
美国情报显示,2019年中国计画在扩大导弹发射井的基础上,以”预警发射”(launch-on-warning/ LOW)的警戒状态,提升核力量在平时的战备能力,说明中国的早期预警大有改善,连带提高战略吓阻能力,精进程度比外界预估的要快。
相互约束
当然,美国的核战略也没有做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美、俄、中3国争锋相对,使得全球核武发展态势再次陷入紧张。所幸,今年初美俄两国已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5年,对限制核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中国以核力量与美俄相比差距太大为由,拒绝参加美、俄、中三边军控谈判。乍听之下,中国确有理由。具体分析,则是一种战略回避,确保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灵活弹性发展核武。实际上,中国一些核战略专家都自信地指出,目前的核武生产能力和潜力都没有问题,以中国现有的核力量足以摧毁美国。
既然中国有能力又自信,能够在大国竞争中保证”相互摧毁”,为何不在核武发展上积极寻求保证”相互约束”呢?这与核力量的大小无关,而与实际摧毁能力有关,也是一种态度和诚意,比单方面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更有现实意义。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