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秋转自博讯网
2005年 11月10日,当1900万中国纺织工人刚从中美之间长达半年的谈判拉锯战中解脱出来,准备松口气时,在解决中欧纺织品“压港”问题中扮演“关键先生”的瑞典工商和贸易大臣托马斯•厄斯特罗斯发出了忠告:“我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提高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状况,否则,欧洲和美国的政府就会因此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很多西方人会觉得中国是靠低工资和超工时来进行不公平竞争的。而这本身也是对自由贸易的一种侵害。”
(博讯 boxun.com)
11月18日,国家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撰写的《我国人工成本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同样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国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我国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继续采取低工资、低成本进行国际竞争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状况对改善员工福利已经“没有帮助”,这样的增长方式“必须做出改变”,否则“明显有悖于和谐社会的理念。”
“血汗”支撑增长
长期以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挤压了劳动者合理的劳动待遇、像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本的社会保障而形成的。“拖欠1700多名员工工资,共计480多万元。”今年9月22日,佛山市尚亿鞋业有限公司为它的残酷受到了惩罚:这一天,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全国率先披露了省内20家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企业,并将其“罪行”公之于众——除了像尚亿这样拖欠工人工资以外,超时工作、非法收取押金、招用童工等也在其列。
媒体在报道这些企业时,形象地冠之以“血汗工厂”的称谓。调查显示,这20家受到谴责的“血汗工厂”,主要集中在建筑建材、纺织制鞋、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令人尴尬的是,正是这些行业让“中国制造”名扬天下,并使中国贸易顺差屡创新高。
在中国,这些行业的员工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农民工。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数据,中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已成为中国产业大军的主力:占全国加工制造业总数的68%,占建筑业的80%,占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的52%。
但社会创造的财富并没有让广大的产业工人受惠。如果说“血汗工厂”还只能算作个例的话,《建议》中的数字无疑具有普遍意义:1998年到2004年我国人工成本(包括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及其他人工费用)平均每年递增6.4%,而同期国内人均GDP增幅平均每年11.4%。
《建议》还特别指出,如果考虑到不同行业人工成本增长参差不齐,如石油化工、煤炭冶金等行业的人工成本远远高于人均GDP增幅的情况,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工成本增长更为有限。
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也几乎达到了极限,《建议》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相当于美国的2.2%、日本的2.1%、德国的2.8%,即使与同为转轨国家的捷克和波兰比,也仅为其15%~20%。
其实,这样的数据很难用“优势”来形容。年初公布的统计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在600元左右,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如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民工实际工资是下降的。以至于有人戏谑,现如今的民工“儿子”还比不上12年前的民工“老子”有钱。为了多挣一些钱糊口,农民工只能选择加班。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的农民工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者占46%,没有休息日者竟占47%。正是迫于生存压力,使超时工作、各种职业伤害的出现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