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民主党黑龙江省腐败观察: 保障房、棚改等领域成“微腐败”高发区 大数据反腐显成效(3)

2020年12月21日 综合新闻 ⁄ 共 82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张学海转自经济参考报

部分受访者表示,“微腐败”的滋生,源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管理弱化的盲区。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薄弱,基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村务公开、村监会监督等事务公开和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一些基层单位地方 政务、事务公开栏内容常年不换,审批资金手续不健全,家长制作风严重,下面监督不了,上面又难以监督到位,几乎形成真空地带。

 以保障房施工建设为例,不少地区都是设立临时性机构,负责人员大多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管理松散,监督机制乏力软弱。

 有受访者透露,由于程序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行政和事业单位将自己拥有的公有房屋,按照自己设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外招租。 公房租赁存在租赁期限偏长、租金偏低、人情租赁、多重转包、暗箱操作等情况,国有资产因此大量流失。

 肥了自己、帮了亲友、坑了群众……这是基层群众对住房“蚁害”问题的控诉。 为此,一些地区对住房领域“微腐败”问题实施了分类精准监督。

 2018年下半年以来,黑龙江省集中开展房地产领域信访问题专项整治和依法履职情况监督检查工作。 该省派出3个房地产领域信访问题专项巡视组,对10个一类监督地区依法履职情况开展了专项巡视,同时重点收集领导干部插手房地产领域问题的线索。

 利用大数据反腐

 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亮剑,各地相关部门做了大量探索。 为进一步严查严防住房领域“微腐败”,一些受访基层干部群众、专家认为,严打住房“蚁害”必须“稳准狠”。
 首先,加强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反腐。 专家认为,要打通数据链,打破政务、社会大数据壁垒,实现共享,将灰色地带罩在大数据的法网下。

 2018年,沈阳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沈阳正风肃纪监督平台,汇集房产局等17家单位的业务数据。 将全市6600多个补贴资金名称统一整理为目录清单,每一笔资金的依据、来源、去向、发放全程可追溯,且可与涵盖党员干部、监察对象等各类人员信息的大数据库进行实时数据 比对、碰撞和互斥,自动产生疑似问题。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