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秋枝转自博讯网
美籍台裔学者何大一说,武汉肺炎患者98%可治愈无须过度恐慌,但身处抗疫前线的中国临床医师表示,武汉肺炎发展至重症即难救治,且转重症的时间很短,有病患发病不到两周就得插管。
根据中国媒体界面新闻报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13日透过视讯向医疗专业分析指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曾于1月30日收治62岁的童姓病患,当时的电脑断层影像显示属于轻症患者。
报导指出,到了2月4日不过短短5天,患者双肺病变即明显加剧转重症,隔天开始接受高流量吸氧治疗,2天之后插管,最后得靠叶克膜(ECMO)续命。
报导说,疫情初期,由于中国医界对武汉肺炎陌生,医疗资源的配备跟不上,许多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救治,最终发展成为重症,导致死亡。
报导指出,奉命支援武汉的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回忆,初到武汉都是重症病患,「满眼一看,我觉得好像都救不活」,首先收治染疫患者的武汉金银潭医院5 、6、7层楼,住满「肯定都要插管」的患者,多数年龄超过60岁。
报导说,童朝晖曾与多家医院讨论死亡病例,发现很多病人直至死前都没有插管,这让他感到遗憾。
报导指出,童朝晖说,目前武汉重症病人还有数千例,白肺病人也不少。而专家分析,这些重症病例共同的特点是:高龄、合并慢性病、肺部病情进展快、持续发烧。
报导指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曾表示,死亡病例主要是老年人,他们的低氧血症不算严重,但合并冠心病、脑血管性疾病等,以致病情加重致死。
而如何避免患者病情朝不可逆的重症方向发展,报导说,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的气促症状,指氧饱和度小于等于93%,情况更严重的危重患者还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甚至器官功能衰竭。
报导说,因此呼吸衰竭是病人发展为重症的征兆,所以早期发现低氧血症,避免重症病人转成危急是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