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四川省暴政观察员周晓艳转自大纪元网供党员和读者阅读,此文网址链接是:
https://www.epochtimes.com/gb/12/8/28/n3669528.htm 楚寒:面向遥远的星空
——李思怡辞世九周年祭
楚寒
人气: 2【字号】 大中小更新: 2012-08-28 12:19 PM 标签: 中共暴政, 惨剧, 李思怡, 饿死
【大纪元2012年08月28日讯】前言:李思怡事件,系发生于2003年6月,四川成都3岁女童李思怡的母亲李桂芳涉嫌吸毒,被警方强制戒毒,警方拒绝了她回家安顿孩子的请求,且对3岁的李思怡独自被关在家中一事不闻不问,导致年仅3岁的幼龄女童李思怡被锁在房间整整17天,最终惨被活活饿死。李思怡饿死惨剧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中国社会各界强烈的哀悼、悲伤、愤怒和反思,成为震动全国的“李思怡事件”。
孩子,时至今年六月,你离开人世间已经整整九年了。九年前的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幼儿,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一个有着“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扎着两根羊角辫”的小女孩。
在九年前的6月4日,你的母亲李桂芳将你反锁在家中然后外出,被警方抓捕后送去强制戒毒。李桂芳在被收审期间多次告知警方:家中有个3岁的女儿无人照顾,请求警方让自己先回家安顿好孩子,或通知自己的亲属去照顾幼女,或对女儿的照顾事宜作出妥善安排,但警方不予理睬。直至17天之后的6月21日,警方接到举报后发现3岁的幼龄女童已经死亡。
一条鲜活的小生命,就这样永远地逝去了。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就这样永远地闭上了。一个幼小的女孩,在那年的六月,独自一人被关在室内一连十几天,没有食物吃,没有水喝,就这样活活地饿渴而死,无比凄惨地死去了。
九年前的我,在媒体上获悉这一惨剧,在那个酷暑的夜晚我边读边哭,就那样一个人在房间里向隅而泣。坐在寂静中的我,多少次仿佛看到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正踮着脚,站在她的卧室窗户的铁栏杆前,一双童真的眼睛在巴巴地望着我,在向我苦苦求援。那双童真的眼神里,有着急切的哀告、挣扎、乞求、期冀。我感到感到心凉透了,内心深处涌出的悲伤和绝望,深入骨髓。不是因为害怕面对死亡,而是因为害怕面对这种最极端、最残忍的死亡——孩子之死。它让我有种末日将至的感觉。
在那个闷热难耐的暑月,整整十多天的日子里,幼小的你熬过了一个个饥肠辘辘的白天,熬过了一个个漆黑一团的夜晚。这十多天来,你怎么也走不出那个小小的房间,只能孤单地枯困在房间里,经受着饥饿和干渴的折磨,承受着漫长的黑暗、孤寂、无助和恐惧的煎熬,以及夏日蚊虫的叮咬。
你拼尽全力想打开房门,这是你唯一的生路。但你的努力一次次地以失败告终,只在房门上留下了一串细细的血迹,最后夭折于幼年,成为一具永远的饿殍。三岁的你终是没能打开门——这扇将你与整个成年世界隔离开的房门。你望着门外的成年世界渐渐地眼神黯淡,渐渐地心生绝望,最后在受尽煎熬中死去。
在这个寂寞冷清的房间,你无数次地踮起脚尖敲打着捶击着房门,你一次次地大声喊叫着妈妈,一次次地哭喊着向外面呼救,但是没有任何人回应,没有一个人。而目睹这全程的凄凉惨况的,只有屋内墙角那只脏脏的绒毛熊,你临死前唯一的玩具,你孤寂日子里唯一的伙伴。你声嘶力竭的呼救声和哭喊声逐渐低落,你微弱的心跳逐渐减慢,你憔瘦的面容逐渐苍白,你拚命拍打房门的小手越来越没有力气了,直至最终倒在卧室门后。小小的身躯再也没能站起来,慢慢地,慢慢地死去。
小小的你几乎是一无所有,死后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遗物。临死前你饱尝了孤寂和黑暗的滋味,临死时母亲还被关在戒毒所里,没有任何亲人守候在你身旁,趴在你小小的尸体上痛哭一场。后来,当火葬场职员将盖在你身上的白布掀起,在场警员拦阻了你嚎哭的母亲走上前去看你最后一眼。在世上的最后一程——你仍然是孤独的。
你死在一幢住满了住户的楼房里,一个人声鼎沸的社区小区里,一个距离派出所仅有一百米的巷道里。在这个人烟浩穰的城市里陪伴你的只有孤独,在这个灯火辉煌的都市里陪伴你的只有黑暗,在这个仓廪丰殷的盛世里陪伴你的只有饥饿。你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窗外的阳光,和夜晚的星空,就离开了这个让你爱恨交织的世界。
你像一株含苞欲放的花蕾,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凋谢了。你更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小舟,飘摇在东方的漆黑的夜里,还没来得及抵达避风的港湾,就被迅猛的狂风恶浪打翻,卷走,葬身一个渺茫不可知的地方。
在你短暂而又不幸的一生中,你羸弱的小肩膀所承担的苦难太重了。你短短的一生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痛,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目睹孩子之死——这一人世间最残忍的死亡,我的耳畔一遍遍回荡着一百年前鲁迅那声沉重的呐喊——“救救孩子”、“不可救药的民族”,一时心若死灰,如堕深渊。一种因悲愤而来的耻辱感和罪恶感,占据了我的内心,原因是,我生长于斯的这个民族竟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让她的生与死只在弹指之间,让她长年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在她生命仅有的三年光阴,任其自生自灭,在她最需要呵护最需要救助的时候,无动于衷,最后,让自己民族的最弱小者以这样残酷的方式死去。
你死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一个有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之美誉的富庶之地。成都平原自秦代以来便是中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国人艳羡的“粮仓中的粮仓”。可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祖先引以为荣的“仓廪实、衣食足”的繁荣之地,却成了后代幼童活活饥饿而死的人间地狱。曾经出现过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的昔日文明之地,如今变成了冷漠和不义的地带。
孩子,你可知道,在你死后,因为一批有良知的媒体人的敢言报导,你的遭遇、你的惨死获得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从国内媒体、香港媒体到海外媒体,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纷纷对这一惊见骇闻的幼龄女童饿死惨剧进行报导和评论,这一发生在普通人群身边的人道主义悲剧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一时间哀思如潮,人言啧啧,群情鼎沸。
孩子,你可知道,你生前被困的房间引来了四面八方的记者,你生前居住的小区不断地有媒体前来采访,甚至连你临死前唯一的玩具——那只破旧的绒毛熊——也一再地出现在媒体上。从媒体的报导和公众的反应,我们看到的是深沈的哀悼,满腔的义愤,严厉的谴责,促请问责的呼声,还有深深的自责和忏悔。
孩子,你可知道,当年在强大的社会舆论之下,两名涉案警员被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另有多名警员受到行政处分,还引发了“集中教育整顿”、“专题讨论活动”等反思行动。
孩子,你可知道,尽管这片土地被骄横和冷酷裹胁着,但依然有着同情和良善的一方天地。在你死后,善良的人们为你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网上公益纪念馆”,让公众可以通过网路为你进行献花、献歌、点烛、上香、祭酒等悼念仪式,以寄托人们的哀思。此外,你的死还促成了一个以救助儿童为宗旨的网站的诞生——思怡网,及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思怡中国贫困家庭儿童救助中心的诞生。
最让人感动的是,在你死后一百天的日子,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为李思怡绝食”的公民行动和公民道德自救行动,参与者们以饥饿一天的方式依次形成接力绝食,以这一绝食行动来感受你临死前所承受的苦痛,表达内心的悲伤。一些媒体人和知识人也以各种方式发出呼吁,希望唤起社会关注日益严重的困境儿童问题,比如呼吁保障困境儿童得到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补助,民政部门应担负起对困境儿童的监护责任,让适龄困境儿童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等等。
孩子,你可知道,在你死后,你生前所遭遇的苦难,还连绵不断地发生在其他生存处境与你相似的儿童身上,那些吸毒者的孩子,那些在押囚犯的孩子,那些流浪街头的儿童,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那些血汗工厂里的童工,那些艾滋村里的艾滋孤儿……正如北京学者康晓光对这一社会现实发出的沉痛告白:“李思怡的惨死已经使我们肝肠寸断,但是,这并不是最可悲的,比这更可悲的是她并不是第一个,而且也不是最后一个。这才是李思怡悲剧的全部!”呜呼!什么时候,这片土地才能成为孩子们的“安全区”和“避难所”、成为孩子们平安幸福生活的家园呢?
孩子,你可知道,在你死后,善良的人们在一家公墓里为你购置了一块墓地,以供公众凭吊。地点,位于成都东隅锦江区大安桥村的金沙陵园。这里北靠四川盆地西部的龙泉山脉,两条河流——跳蹬河和白马河——如玉带般环绕此地。黑色的大理石墓碑,在山峦和河流的见证下悲怆地矗立着。埋在地下的,是你譬如朝露的短暂生命。留在地上的,是那镌刻在墓碑上、也烙印在我们心上、让我们椎心饮泣的永远的碑文。
孩子,带着我们不尽的哀思和热泪,你上路吧。如果这个冷漠而又残酷的世界让你受了惊吓,让你感到无边的恐惧和绝望,让你对人世再无眷恋,那么,你就头也不回地去往天国的路吧。那里没有饥饿和冷漠,也再不会有孤单和恐惧,只有丰盛的呵护和慈爱围绕着你。
亲爱的孩子,九年的时光过去了了,我们要你知道,我们从不曾将你的悲惨遭遇淡忘,我们一直对你充满了疼惜和哀怜,我们对你的悼念也从未曾停止过。我们会面向遥远的星空发愿,在未来的年年岁岁,绝不会将你遗忘。你的名字,会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写于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