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反右斗争观察:六十餘年家國------我的右派心路歷程(27)/张成觉

2019年10月24日 综合新闻 ⁄ 共 219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黄宇翔转自博讯网

加入作協

做好本職之餘﹐我有充裕的時間從事雜文和文藝評論的寫作﹐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新疆分會﹐在文學之路上跨出新的重要的一步。

自從72年成為<新疆日報>通訊員之後﹐我的創作慾望一直保持十分旺盛。我能夠在田間勞動的間隙﹐抓緊點滴時間動筆寫作。至於構思﹐更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古人說的‘三上’ ﹐即馬上﹑枕上﹑席上均可利用。我自己連‘上洗手間’ 的時間也不放過。連隊以及團場均無私人用的廁所﹐只有公廁﹐其衛生條件極差﹐臭氣沖天。有人說過﹐如廁時動腦子可降低鼻子敏感度。我認為未必如此﹐但卻往往不停構思稿子。倘在田間野外就更佳。有時上夜班跟拖拉機或馬車運肥﹐來回的路上便是大好機會。習慣成自然﹐外界的干擾幾乎不會產生什麼影響﹐包括人多嘈雜都沒關係。魯迅說得好﹕‘時間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我深有同感。

79年夏我到烏市出差﹐有機會看了一部尚未正式上映的影片﹐名叫<尼羅河上的慘案>﹐那屬於大偵探波洛的系列故事片﹐原作者為阿加莎。克里斯蒂。它的表現手法出人意表﹐我印象深刻﹐看畢即寫了一篇影評﹐題為<欲擒故縱﹐剝繭抽絲>﹐送交<新疆日報>﹐次日便全文發表了。另一次也是因事到烏市﹐在電影發行公司看了日本片<遠山的呼喚>﹐是高倉健主演的﹐我頗受感動﹐迅速寫了影評<性格與懸念>﹐被<天山銀幕>刊用。此類急就章雖未必經過深思熟慮﹐但由於屬即時反應﹐感情比較真摯自然﹐更容易引發讀者和觀眾的共鳴。

除了影評﹐我當時寫得較多的是雜文﹐還有文學評論。前者以<‘不言而喻’ 的啟示>為代表﹐發表在78年10月復刊後的<中國青年>首期。由於該期主要內容包括‘天安門詩抄’ ﹐具有為76年‘天安門事件’ 平反的意味﹐因而在尚未發行完畢之際﹐遭汪東興下令封殺﹐結果引起更大的反彈﹐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拙作得列其中﹐實在是與有榮焉。

周嘗論‘靈感’ 由來曰﹕‘長期積累﹐偶然得之’。 我認為他言之有理。我的雜文均基於多年讀書﹑觀察﹐類乎<紅樓夢>中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留心隨處即文章’ 。比如上文引自<卓婭和舒拉的故事>﹐講卓婭入團時﹐區委書記跟她談話﹐問她對團的任務的理解﹐她說了諸如當黨的助手和候補軍﹑事事帶頭等等﹐書記問﹐‘那麼學習呢﹖’她答﹕‘這是‘不言而喻’的呀﹗’書記拉開窗帘﹐問她看見什麼﹐她搖頭。書記讓她再仔細瞧﹐她才發現夜空中閃爍的群星。書記意味深長地說﹐夜空中有星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你會不注意﹐視而不見。學習作為我們的任務﹐也會因其不言而喻被忽視。我覺得這位書記講得非常好﹐很有哲理。在<中國青年>復刊時提出這點﹐絕不是老生常談。

還有一篇<從‘事事關心’ 說到文藝作品>﹐發表於79年5月的<新疆文藝>。後被收入1987年中國文聯主編的<中國新文藝大系。雜文卷>。該文起源於鄧拓<燕山夜話>所引的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原作者為明末東林黨人顧憲成。本港的電視臺亦長期以‘事事關心’ 作為新聞節目的引語。我的意旨亦與此相同﹐強調文藝工作者應具社會關懷的眼光﹐力求視野開闊﹐有使命感。

至於文學評論﹐則除小部分書評外﹐多為探討藝術表現手法﹐試圖從美學的角度檢視作品之得失。書評初期重在批判‘四人幫’ 時期的劇本﹐且以政治思想分析為主﹐其後轉為稱頌若干本地區的詩歌新作。由於新疆文學界專事評論者較少﹐故我顯得較為突出。<新疆日報>副刊主編曾說我跟合作者舒君﹐是全疆最勤奮的業餘作者。而<新疆文藝>兩位主持評論工作的編輯﹐也對我們多所讚譽﹐這大概同我們筆耕不輟有關。我想﹐那都並不表明我的文藝水平有多麼高。

也許正是‘蜀中無大將’ 的緣故﹐80年12月我被接納為新疆作協會員﹐編號為80/20。由於中國作協各省﹑區的分會平等﹐互相承認會員資格﹐82年11月29日﹐我轉為廣東作協會員﹐編號0557。

在此之前的81年9月17日﹐我在新疆文聯主辦的‘新疆魯迅學術研究討論會’上﹐宣講了我的長篇論文﹐題為<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養>。該文一萬二千餘字﹐後收入新疆文聯編的<魯迅誕辰一百週年文集>。這是我接到開會通知後﹐在短短兩三天內匆匆趕寫出來的﹐內分三個部分﹕<熱愛自然科學 宣傳自然科學>﹔<酷愛中外美術 普及版畫藝術>﹔<幾點啟示>。內容主要回顧魯迅一生除致力文學外﹐在科普和美術兩大領域的建樹﹐並由此聯繫本區的實際﹐提出文藝工作者應以魯迅為榜樣﹐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為科普和美育貢獻力量。論文原題是文聯下發的選題之一﹕‘學習魯迅﹐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養’ 。我全靠幾十年來對魯迅生平及作品的熟悉﹐加以最高對其格外推崇﹐文革期間可以發行的當代中國文學作品﹐即以之為主﹐故能在十分緊迫的時間內﹐完成我的首篇學術論文。

可惜由於交通不便﹐我趕到烏市時﹐已是研討會第二天的下午﹐我只聽了新疆教育學院某教師宣讀其論文﹐他是議程上最後一位發言者。會議主持人特別照顧﹐給我十分鐘宣講要點。但後來我讀了會議論文集﹐發現我的‘一得之見’ 並不太遜色﹐說‘敝帚自珍’ 也好﹐可以套用孔慶翔的‘名句’ ﹐這位年輕的美籍華人﹐在‘一夜成名’ 節目中表演後說 ﹕我已盡力﹐無悔無愧。本人亦然。

我的論文後來獲得稿費120多元﹐是按當時較高的標準每千字10元計算的﹐比我一個半月的工資還多﹐相當於3個一級農工月入的三倍多。意想不到地拿到這麼一筆外快自然高興﹐更高興的是自己的勞動價值得到承認﹐增強了自信。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