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民主党黑龙江省腐败观察: 哈尔滨呼兰区14名官员被一锅端,均涉嫌充当黑社会保护伞(1)

2019年10月05日 综合新闻 ⁄ 共 57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张学海转自《决策》杂志

 最近有个新闻,让人感觉有点活久见。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7月2日消息,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原副书记、政府原区长于传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并为黑社会充当“保护伞”,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这算什么大事吗? 自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以来,我们“大风大浪”见多了,一个区长不算什么。 可问题是——

 官方通报显示,6月10日以来,呼兰区已有14名领导干部连续被查,他们全都涉嫌为黑社会充当“保护伞”。 其中包括区委原书记、区政府原区长、区政协原主席、副区长、区内一些局一把手等人。

 结合以前披露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黑恶势力一打就是一个集团,其“保护伞”一般也是一打一大片。

 黑恶势力集团化不难理解。 可为什么“保护伞”也会有这样的集团性? “保护伞”究竟是如何出现和运作的?

 文 | 吕德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ID:xiake_island),原文首发于2019年7月5日,标题为《此地干部一锅端! 》,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以前,人们习惯将涉黑“保护伞”当成是“个人”行为。 多年来的反腐斗争,也都聚焦于个人,尤其是关键群体的反腐。

其实,现在的黑恶势力“保护伞”,某种程度上更多是“制度性产物”。 一打一大片,恰恰是我们现在制度化治理水平提高了,低级官员和单个人做不成了,所以会有位高权重者被称为“保护伞”。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