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党员曹成杰转自博讯网
【要闻分析 】 : 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本周四(4月25日)在北京召开。由于该计划更多针对亚非中东地区国家,“财务陷阱”成为普遍关注。此外“一带一路”也令人担心会给当地带来房地产高温热潮,和中国的“强拆模式”等社会经济问题。
据报道:本周四开始为期三天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共将有37名世界领导人参加,包括两个国际组织领袖,而上次论坛与会领导人为29人。首次参加这次论坛的主要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等中国最亲近的盟国,其他还包括意大利,瑞士以及奥地利。对一带一路倡议感到不安的美国只派遣层级较低的代表出席。这一会议显然没有安排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参加。
近来,有国际媒体刊文报道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一股全球房地产热潮,许多中国开发商在发展中国家大举开发建设计划,将其海外投资打上一带一路标签,一些投资者甚至在自己的企业名称加上“丝绸之路”的字样。
国际“人权观察”组织4月22日发出新闻稿,敦促中国政府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切实尊重人权,承诺透明和公众咨询”。他们要求:北京高峰论坛不能只是政府高官间的外交互动,而要切实反映项目当地民众的关注,给民众以知情权。
“人权观察”亚洲区副主任费尔·罗伯逊(Phil Robertson)对美国之音表示:“现实情况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很多内容详情,并没有告之当地民众。这些项目的建议和思考不透明。很多情况下,相关项目对当地民众的影响是负面的。例如,老百姓要失去土地,面临搬迁。民众一旦向政府提出关切,人权就会受到践踏。这种情况在亚洲各地很多国家发生。”
“人权观察”组织新闻稿举出了一系列具体案例,比如:2018年10月,中国国企“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CCC)在巴基斯坦开工建设通往瓜达尔港的高速公路以来,反对这项工程的当地渔民举行记者会和示威游行,抗议工程建设不透明,自己的出海道路被阻断,祖上留给他们的饭碗被打碎,而政府没有提出补救措施,工程继续进行。
该组织还指出: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港的建设面临同样问题。工程的填海造地部分持续引发当地民众对环境和生态的关注,尤其是沿海生态退化、鱼类减少,渔民生计受到严重威胁。人权观察的新闻稿说,上述当地民怨都与斯里兰卡政府和中国国有企业一意孤行、没有咨询、工程不透明有关。
费尔·罗伯逊强调,中国政府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理应推动相关工程项目透明。他抨击柬埔寨政府,非但不去提高一带一路工程的透明度,减少当地民众误解,反而镇压抗议活动。
他说,这一点其实和中国国内的强拆做法如出一辙:“遗憾的是,这就是他们的问题所在。中国政府及其一带一路倡议不懂得地方发展项目涉及当地民众,不懂得社区咨询为何物。我们见到的情况是,中国政府为所欲为,经常侵犯民众权利,当地老百姓必须让路。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支持这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亚洲是错误的,对全世界也是错误的。”
费尔·罗伯逊对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没有民众参加,只有政府高官出席表示遗憾。他说,一带一路不能按照中国国内的强拆模式推进。否则,民众误解,官员滥权等问题,将困扰一带一路沿线,造成动荡和不安。
中国外长王毅近日称,这是中国今年举行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他重申:一带一路项目不是“ 地缘政治”的工具,也不是要为参与国家带来债务危机,在解决一带一路倡议的顾虑方面,北京欢迎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