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民主党黑龙江省腐败观察: 拆解黑龙江卖官链( 2 )

2019年04月13日 综合新闻 ⁄ 共 74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张学海转自《财经》杂志

   《财经》的调查和研究显示,黑龙江出现的一组恶性卖官案件虽然具体情节有异,但整个交易过程、原因及影响非常相似,同时具备了腐败生态系统环境中的典型特征。 随着人们对于卖官鬻爵从惊讶、震怒转至对于司法定性的探究,下一步即应对这一交易行为进行腐败性质判断,剖析其经济学基础、制度特征和经济效应。 这一分析的基本框架,应是韩桂芝-马德-李刚等所组成的“三层次官员市场网络体系”。
 

  本文所涉及的官位交易和“卖官链”,只应视为黑龙江政界的局部现象,但仍值得警惕。 如果对其不加遏制,便可能由“链”而“网”,发生恶性癌变,最终使政府丧失公信。 故此,《财经》的关注已超越新闻事实本身,而至于其间蕴含的本质——官场腐败的结构性危机。 只有深入剖析官场腐败的制度特征,方能对症下药,寻求遏制腐败的治本之道。

   ——编者

   从韩桂芝、赵洪彦到马德,黑龙江省的“官位”交易如何实现均衡定价? 如何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有何经济学效应?

   □本刊研究员陆磊/文

   本刊记者段宏庆吴小亮/采访支持

   卖官是腐败的最高形式

   低层次腐败是“雁过拔毛”,中层次腐败是权力寻租,高层次腐败是出售委托权,所以“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

   人类社会曾经出现过林林总总的腐败现象。 对此归纳并抽象之后,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腐败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

   ——低层次的腐败是“流程腐败”,或可以定义为“操作风险”,即当事人处于交易流程的某个环节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常见者如权力部门某些经办人员的“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极端者则如最近发生的张恩照在建行IT采购流程中的腐败个案。

   流程腐败的特点在于,规则健全但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具有较高风险偏好的当事人不惜以身犯险。 这种腐败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和偶发性。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