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不公正问题观察:女性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

2018年10月22日 综合新闻 ⁄ 共 408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王春环转自正保法律教育网

核心内容:现实生活中,很多国家都有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致使女性在接受教育、职业选择等方面受到限制,也直接致使女性平均收入低于男性,而失业率却大大高于男性。下面由的小编为您介绍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和对策,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女性就业中受到性别歧视的表现

根《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指,由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导致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由于工作本身的特殊要求致使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也就是说,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实际就是招聘企业采取一定的歧视手段,在就业过程中使女性丧失与男性平等的择业机会以及待遇。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两个方面。

贝克尔定义工资歧视,“女性与男性工作一样,学历一样,经验一样的情况下,因为习俗或者公司政策而获得的收入却比男性的少”。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对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常因性别不同而不同,但不能因此而直接说明这是性别歧视。女性一般选择职业是由职业偏好和理性共同决策的。一方面,女性喜欢从事脱离劳动市场一段时间也不会迅速贬值的职业。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赋予女性更多的家庭责任,女性会将重心偏向于家庭,而选择出差少,工作时间短,离家比较近的工作。这些因素都会使女性的工资报酬降低,但又难以衡量,因为这些因素只表现在对可观察生产率特征所应得报酬的削减上。除可观察生产率特征相同的情况下仍然会存在男性与女性的工资差别,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工资歧视。

从宏观来看,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的职业中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工资报酬较高的职业中女性分布比例较低,在工资报酬较低的职业中女性分布比例却过高。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职业歧视。

在劳动力市场中,由于企业想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会分析成本与收益,会优先选择高素质低价格的劳动力。而在体力、出差、工作时间、职业寿命等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有优势也更具有主动性的选择。因此企业在招聘、分配、晋升等方面会优先考虑男性,甚至出现性别歧视的情况。在佟新所著的《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中将性别歧视的表现概括为职业性别隔离;女性从事大量非正规和兼职工作;两性工资差距较大三个方面。

职业性别隔离是将男性和女性分配在不同的职业领域而导致不同职业性别集中的情况。而女性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普遍从事的是辅助性、服务性、职业地位较低的职业,智力型职业所占比例较少,而体力型职业所占比例较大。男性则更多从事等级较高、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拥有更多权利和影响力。50%以上女性从事简单操作为主的工作;智力型职业中女性的比例仅为男性的50%;尤其在领导岗位男女比例接近9:1;科研岗位中女性仅占30%.有调查表明,我国女性择业时,有88.8%的女性择业者选择工作环境好的工作,88.1%选择挣钱多的,43.8%选择风险大、竞争力强的工作,仅有22.9%的女性选择自主创业。在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中,更是有65%以上女性选择前者。如果说从前女性就业受到所受教育程度的限制,那么近年来高素质高学历的女性为何也遭遇就业难的问题呢?江苏省南京市对三所高校的几千名女大学生进行一项调查,调查显示,80%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77.3%的男生及91.8%的女生认为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难。有一项针对都市女性职业的调查显示:男性占公司经理层的57.9%,女性占42.1%;而在总经理及以上的职位中,男性所占比例约为83.4%,女性仅为16.6%.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劳动力市场没有给女性提供与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

随着劳动力市场愈加具有弹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从事非正规就业,即包括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的工作。根据2007年城镇各类就业形式从业人员性别情况显示,城镇就业人员中非正规就业的比重已经超过正规就业的比重,女性非正规就业的比例更是远远高于城镇单位就业比例。此外,城镇女性从业者中有62.9%为非正规就业,比男性同比高出8.4个百分点。这些显示,在非正规就业中,职业性别分布不均匀更加明显。非正规就业女性年收入中位数比正规就业女性年收入中位数要低1800元;而男性仅低800元。即便是正规就业的女性年收入中位数也就是正规就业男性年收入中位数的85%,在非正规就业中女性年收入中位数更低至男性的69.4%,同时这些因素也大大加剧了男女收入差距。另外,社会保障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正规就业的社会保障,而非正规就业的女性社会保障水平甚至比非正规就业男性更低,单就养老保险来看,男性仅有20%,女性则低至16.1%.这类不稳定、收入低、社会保障低的工作,导致非正规就业的经济脆弱,且非正规就业者在劳动市场分化严重。

联合国调查表明,男女收入差距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地位低、薪酬低导致女性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大约是男的四分之三。根据我国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14个大中城市调查后发布的“中国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中显示,男性的工资均高于女性,即便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均相似,也是男性工资高于女性,如果将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进行比较,男女工资差别会更加明显。

  二、女性就业中受到性别歧视的原因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女性在就业中遭遇性别其实呢?我们可以从社会学和人力资本的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长期的社会习俗和社会文化的培养和塑造,使人们自然的形成了社会性别的角色的意识。一般,对于男性,会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对于女性,则更多的强调她们应该承担家庭责任。这些因素就会直接影响女性就业时的职业选择和招聘方对招聘者的选择。根据中国女性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长达4.01个小时,而男性仅为1.31个小时,且这个数据与10年前差距不大。但在这10年中我国女性就业比例却大幅增长,我国大部分女性是有工作的,相比男性,女性不但负担工作压力也承担家庭责任,并且女性在家庭责任与家务劳动中付出的远远比男性多。因此,在面临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和长期社会习俗的观念中,大部分女性会选择倾向家庭从而选择稳定、挑战性小、便于兼顾家庭的职业。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中的知识和技能等的总和,是由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即对劳动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投资、迁移投资和其在接受教育时放弃的工作收入(机会成本)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结。也就是说个体人力资本投资越高,他的劳动生产率将越高,体现在劳动市场上,则会取得更好的工作及待遇。但男女两性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生理差异,这些生理差别因素是产生职业性别歧视现象的基础。在体力女性上不如男性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这直接导致女性在就业中遭到歧视;心理上女性在一生中会经历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不同时期,使女性情绪出现波动造成工作影响,这些转型期会使女性承受工作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对工作及就业造成影响;女性不可逃脱的生育责任造成了男女之间的生育差异,一旦进入生育、哺乳期女性将不得不在盛业的关键时刻,身体的黄金阶段形成一个事业中断,消耗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对孩子进行生育和哺育,给女性带来一系列工作问题;任何企业的基本目的都是盈利,因此企业会考虑男女之间的劳动成本差异。在女性的各个身体时期中,即便女性的劳动产值减少了,但对女性的照顾反而会使企业的支出增加。例如女性产假期间,不但要照发工资,还需请临时工,无形间增加了培训的支出,因此,大多数用人单位选择拒绝女性;在工作年限上,女性一般低于男性5年,这使得人力资本浪费增大,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减少。

  三、缓解女性就业中受到性别歧视的几点建议

性别歧视在就业中对女性的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制约和影响。如何能缓解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以提高促进女性就业总量和就业质量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制定法律法规,设立监管部门,为女性构建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消除传统存在的就业领域性别歧视。我国早已在80年代初期签约了第3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并且我国也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女性就业的权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过女性的就业权益,但却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仍需运用法律规范劳动力市场,对于女性在就业性别歧问进行改善和消除,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运用法律手强制禁止招聘、用工过程中的性别歧视行为,切实保护女性平等就业的权益,也维护促进劳动力市场良性、稳定的发展。

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女性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对女性给予更多的社会保护和社会关爱。由于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性别歧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女性生育及由生育带来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因此,政府应改善生育保障制度,增加对女性生育健康环境的投资、完善女生育的社会补偿保险制度,以扩大对女性生育保障的覆盖面,由社会分担部分由女性生理因素给企业带来经济负担的负担。同时,增强社会监管体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列入社会保险的主体范围内。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在女性生育期的经济和管理负担,以避免企业招聘由于女性“五期”而将女性拒之门外,另一方面,也可消除一些企业克扣、挪用女性员工生育津贴的现象。

三、为女性提供更多教育机会,加强对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为贫困地区,尤其是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补贴,普及、推广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打破传统重男轻女观念,鼓励、支持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在社会上推广职业教育,为不同类型的女性失业、待业女性提供不同需要的再教育,以提高女性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四、多渠道扩大女性就业机会。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降低女性的就业门槛。同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女性自主创业。

五、加大社会中男女平等的宣传,消除人们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以社会舆论监管就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也要培养男女气质多样化,增强女性就业中的竞争力。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