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强制堕胎观察:缓解高房价对生育率的负面影响

2018年04月06日 综合新闻 ⁄ 共 186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陈强转自博讯网

【财新网】(专栏作家 戚克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指出,“全面两孩”政策不及预期,建议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阻止生育率下滑。笔者通过分析认为,近20年来,房价一路高歌猛进,使年轻人不敢早结婚,结了婚不敢生孩子,如今生了一胎生不起二胎。尤其是商品房价格与20-29岁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在“全面两孩”政策未从根本上扭转低生育率态势的背景下,建议政府向两孩家庭提供“倾斜性”优惠住房,例如房租优惠的公租房,提升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与养育能力,为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提供不可或缺的“人口红利”。

“全面两孩”政策效果如何?

2015年10月,“全面两孩”政策推出。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出生率分别为12.95‰和12.43‰。2017年出生率比2016年还有所下降。预计如果没有更多的支持性政策,生育率难以摆脱目前12‰-13‰的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是我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政策效果完整显现的第一年。受政策效应影响,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但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因此,总出生人口依然减少了63万人。

统计局表示,在“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出生率降低,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育龄妇女人数逐年减少。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尤其是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另一方面是由于妇女生育意愿下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妇女生育意愿也有所下降。

长期低迷的出生率导致非劳动力人口(14岁及以下与65岁及以上)对劳动力人口(15-64岁)的总体抚养比提升。尤其是,老年抚养比持续提升,从2003年的10.7%,提升至2015年的15%。而少儿抚养比持续下降,从2003年的31.4%,下降到2015年的22.9%。形象地说,就是每10个劳动力人口抚养的少儿从3个减少到2个,赡养的老人从1个增加到1.5个。 缓解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比下降,提升少儿抚养比,已成为我国人口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而从“全面两孩”推出的实际情况看,生育的“政策限制”已不是低生育率的唯一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家庭养育成本增加,尤其是居住成本增加,年轻人购房压力过大,已经成为年轻一代不敢早生、多生的主要因素。

从一对城市小夫妻的购房故事说起

听友人讲过同单位年轻人的故事。一个来自河北的小伙子,名校硕士毕业,女友为硕士毕业的四川姑娘。男方公务员,女方在外企。去年,双方父母倾囊相助,各出100多万,购置了一套约90平方米的两居室婚房,小两口进了婚姻殿堂,也开始了“房奴”生活。在一次出差途中,友人劝年轻人趁现在年轻,早生孩子,以后再生二胎。岂不知一向性情温和的小伙坚定表示,不会考虑二胎,一胎也得等几年。友人很诧异,探其究竟,主要是生不起。

小伙子振振有辞:女方在外企工作,有较好的生育政策,尽管生孩子期间奖金少点儿,但不是主要问题。主要还是生孩子之后的居住和养育成本问题。首先,现在的独生子女谁能独立带娃?生了孩子即需要老人来照顾,初期还需要月嫂,小家庭拥挤不堪,对精神及家庭和睦的影响自不必说。麻烦的是首套房贷款压力未见减少,改善居住条件的课题已提上议事日程。其次,随着孩子成长,教育成本激增,从幼儿园开始,每年正课及课外班的费用十几万不足为奇,两个孩子则加倍。扣除房贷月供和孩子教育支出,双职工家庭几乎分文不剩。再者,双方父母日渐衰老,都希望轮流到京住住。如果有了孩子,老年人更是挂念,隔三差五就要来看看,增加居住面积已成必然。而小两居变三居,又得小200万。最重要的还有心理预期。养了孩子未来要结婚,养了儿子还得存房钱,养了女儿也要富养。如此算来,他没看清自己何时不再是“房奴”,一胎自然不着急,二胎又如何生得起。

这样的故事是如今城市青年的真实写照。尽管在三四线城市会好些,房价低些,但收入也更低。晚婚、晚生、少生几乎是大多数青年人在高房价压迫下的必然选择。

生育率与商品房价格的“负相关”关系

国家统计局提供了2003至2015年不同年龄段育龄妇女生育率的抽样统计数字(2010年除外)。如下图展示,生育旺盛期(20-29岁)青年妇女的生育率与商品房价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20-24岁妇女生育率下降更快, “晚生”趋势明显。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