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歧视观察:对学生恶意分组是”恶教育”

2017年11月22日 综合新闻 ⁄ 共 128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邹长明转自中文网

近日,有杭州网友爆料称:其女儿在余杭一所小学读二年级,老师把班级学生分三组,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底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按成绩好坏将小学生分为不同级别,这种事不是第一次被曝光,麻将组也不是最难听的。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桂林某小学将成绩差的学生分到一个班,称为“学渣班”,因为紧挨着厕所,也被称为“厕所班”。对此,校方的回应竟然是“因材施教”。

大概这次的精英组、麻将组之别,也是顶着“因材施教”的名义。但这样的做法,恰恰与因材施教的理念相反。因为划分精英组与麻将组的唯一依据是学生成绩,小学生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完全不见,这是应试教育下的“唯分数论”,与因材施教没有任何关系。

毫无疑问,小学生被分为“麻将组”是一种赤裸裸的教育歧视。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这种歧视在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存在。这种歧视人为将学生同等的受教育权差异化、等级化,不管对哪个阶段的学生都是不公平的。但相较于初高中生,其对小学生的戕害尤甚。

小学阶段,大多数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孩子成绩差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许是因为贪玩,或许是因为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良好开发,但这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管理、引导撇不开关系。所以,学校与教师不去积极引导帮助改进,而是不由分说地“唯分数论”,就是一种卸责与“懒政”。而且,如此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成绩的及时纠偏、提升,也会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让他们感觉尊严受损,传递一种负面情绪,影响其日后成长。

将学生的受教育权等级化,本身也涉嫌违法。《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则进一步规定,“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以侮辱、歧视等方式……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所以,对待这种歧视行为,教育主管部门不能视而不见,应及时介入调查,摸清是个别班级行为,还是学校统一规定。一旦查实,就要立即叫停,并依法对涉事教师与学校进行处罚。

“麻将组学生”的新闻让人感慨,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在一些地方还只是空转而已。尤其是,这发生在素质教育比较发达的浙江,且还是省会城市杭州,就更让人觉得尴尬。联想到前一段时间衡水一中在浙江开“分号”,浙江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还出来表态,“(衡水中学模式)与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我们浙江不需要”,不知道看到“麻将组学生”的新闻,会作何感想。

素质教育首先是对人的教育,要顾及最基本的人性,而不是相反。将小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同人格尊严挂钩,这无疑是极其恶劣的教育方式。小学生也有自尊心,若因此受影响而不能及时有效得到调节,成绩很可能越来越坏——相信这也不是该班级将学生划分等级的初衷。

孩子们是用来塑造而不是摧毁的,而恶意分组行为,恰就是“辣手摧花”。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就用一纸考卷将他们分成三六九等,或许会培养出优秀的考试人才,但被埋没的多元人才或许会更多。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