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歧视观察:群学君:斯文与侮辱

2017年10月05日 综合新闻 ⁄ 共 125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金姗玉转自博迅网
来源:微信号“早起三分钟”

(1)

1949年深秋的一天,清华大学英文系教授钱钟书,把大三年级的期末考卷带回家里批改,11岁的女儿钱瑷在旁边给爸爸登分。

突然,钱瑷指着两份卷子说:“这个英若诚跟这个吴世良要好,他们是(男女)朋友!”钱钟书疑惑不解:“你怎么知道的?”钱瑷说:“全班人都是用蓝黑墨水答题,只有他俩用的是紫墨水!”

就这样,英若诚和吴世良的恋情才终于曝光。

对这两个学生,钱钟书都不陌生。

据说,晚年时钱钟书自己说过:全中国真懂英文的,加起来只有两个半,一个我自己,半个是复旦大学的林同济,另一个,是辅仁大学的英千里。——谁都知道,马英九是给蒋经国当英文秘书起家的,他的英文就是英千里先生教出来的。英若诚就是英千里的最钟爱的儿子。

而英千里本人,又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晚清民国崛起的知识精英家庭:父亲是《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的创始人;岳父是北洋大学创始人和北洋政府教育部长。

至于吴世良,同样出身民国大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吴保丰先生,是民国初年第一批学成归国的留美学生,中国无线电事业的奠基人,后来长期担任交通大学校长。

英若诚与吴世良的恋爱故事,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精英家庭子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写照:隐忍、低调、隽永,永远静悄悄却又自有浪漫情致。

1950年7月17日,他们在北京结婚。从此以后,这个家庭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开始了身不由己的“漂泊”,在斯文与侮辱峰谷之间几经波折,最终不可逆折的走向文化上的败落,成为近代中国文化世家命运的典型样本。

(2)

就在英若诚和吴世良相识的前一年,吴家正经历一场巨大的历史考验。

这一年夏天,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因为抗议美国石油公司员工撞死中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交通工程系的同学甚至拆毁了一段沪宁铁路以示抗议。已被震惊全国的“沈崇事件”搞得焦头烂额的蒋总统,大发雷霆,要求校长吴保丰立即前往南京接受训话。

面对震怒的蒋介石,国民党员吴保丰平静地说:委员长,记得1927年北伐的时候,全国的学生和老百姓都向着我们,如今刚刚过去二十年,民心向背天翻地覆,这是到了我们该自己检讨的时候了。

盛怒之下,蒋介石拍着桌子对吴保丰说:你已经老糊涂了,作为交大校长,你的影响太坏!如果十天之后我发现你还在上海,就别怪军统对你不客气!

吴保丰先生是二十世纪第一代留美归国的知识分子,三十年代,在他的擘画下,中国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在南京建立。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他为五个孩子分别取名:温、良、恭、俭、让,吴世良是他第二个孩子。然而,就是这样温柔、敦厚、谦虚、静默的学者,在巨大的威权面前,却保持了内而外的风骨和傲气。

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吴世良,终其一生,始终保持着高贵、优雅的文化贵族气质,无论身处优渥抑或身陷囹圄,从未表现出任何自娇自傲或者自艾自怜的态度。

直到临终前,吴世良都在翻译美国华裔女作家包柏漪的名作《春月》。主人公春月,仿佛正是吴世良的化身:隐忍、博学、坚毅;写字、画画、作诗,静悄悄地吃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一个方面。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