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歧视观察: 从种族歧视、警察暴力和虐杀动物谈同理心

2017年10月02日 综合新闻 ⁄ 共 133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金姗玉转自博迅网
黄亚生:人类文明是从小同理圈向大同理圈演化的历史,而向袋鼠、抱小孩妇女和和平示威者施暴的人,同理圈很小。

在过去一段时间,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发生了三起事件。
前段时间,一段澳大利亚华人虐杀袋鼠的小视频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视频中,一华人手持利刃,面带微笑按住一只手上的袋鼠,在袋鼠颈部连刺19刀,致使袋鼠惨死。
几乎是澳大利亚华人虐杀袋鼠视频传出的同一时间,另一则新闻也在网络上快速传播。9月1日上午,上海市一名违章停车的女性车主因没有配合警察执法,被一个明显比这位女性壮实很多的交警撂倒在地,该女子怀抱的儿童也因此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第三件事发生在美国。8月12日,弗吉尼亚州夏洛特市(Charlottesville)一名名叫菲尔德斯的20岁男子开汽车撞入反对种族歧视的示威人群,造成一人死亡(注:题图为人们纪念遇害者Heather Heye)。菲尔德斯将被控告为谋杀罪。菲尔德斯的高中历史教师接受采访时说,菲尔德斯在高中时已对纳粹主义兴趣浓厚,崇拜希特勒,是一个白人至上主义的忠实信徒。

这三件事发生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前因后果,但是我们可以用同一个视角去讨论它们。这个视角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称为同理圈(circle of empathy)。我们很多人认为这三位先生的行为不够文明,会说他们思想落后,行为野蛮。这些评论都对,但从更宏观角度而言,我们还可以把话说得更加精确一点。我们可以说这三位的共性是他们的同理圈很小,而人类文明就是一段从一个小的同理圈向一个大的同理圈演化的历史。说这三位先生行为野蛮就是说他们没有经历这个同理圈的文明演化。
亚当•斯密的“同理圈”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指出,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正像人性中固有自私的组织结构一样,人通过联想机制,在同情原则的作用下,使人们跳出自我的圈子,去关心他人和貌似与自己无关的社会和国家。需要明确的是,亚当•斯密用的词是同情(Sympathy),而不是同理(Empathy),但是他想表达的观点其实更加接近同理的概念。为了避免混淆,在后文中提及亚当•斯密的“同情”概念时,笔者都会用“同理心”来表述,以确保行文的准确性。

在亚当•斯密看来,同理不仅仅是对于他人的不幸而产生的怜悯和悲哀,而是把自己和他人等同起来,把自己和他人换位,用他人的视角去理解他人的处境。这种换位思维的逻辑就会使自己分享或获得他人的感觉和感情。而同情(Sympathy)一般被认为只是限于因对他人的不幸而产生的怜悯和悲哀,缺乏了换位思维这一程序。

亚当•斯密不是随随便便地说,“啊,人是自私的,但其实人也不是那么自私,人也是具有同情心的。” 这种说法的结构是松散的,观点是模糊的,推论缺乏内部一致性。亚当•斯密想表达的观点是:人的自私和人的同理是没有本质矛盾的,是一个命题的两面性。

怎么讲?换位思维会达到两个效果。第一,假如我没有不幸处境但是你有不幸处境,但我在心理上和你换位后会感受到你的不幸处境所带来的痛苦。 这种情况下,我同情你不是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而是一个针对我代入你的痛苦的一个利己的行为。好像有一首歌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首歌就表达这个思路。
来源:FT (博讯 boxun.com)
522127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