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共监控公民技术观察:王丹:色厉内荏的互联网管控

2017年09月16日 综合新闻 ⁄ 共 128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刘超转自博讯网

大家好,我是王丹。在中共召开“十九大”前夕,北京当局进一步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控,这样的管控,已经到了令人啧啧称奇的地步,那就是规定微信的群组讨论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群主要负连带责任。几乎与此同时,为了向外表明这次是动真格的,微信群“环球实报”的群主刘鹏飞博士被北京警方抓捕。这样的规定一出,中国的网络上顿时哗然,因为实在过于荒谬。别的不说,一个群主不可能24小时都盯着电脑屏幕,他睡觉的时候如果有任何群组成员发出了不合时宜的帖子,他怎么可能阻拦得了?这样的规定不是要逼死群主吗?

有人说,这样的荒唐的规定的出台,是与“十九大”即将召开有关的。言下之意,这是为了确保“十九大”顺利进行而实行的权宜之计。这是完全错误的判断,因为第一,中共对互联网的管控,其实早在胡锦涛时代就开始了,只是不断升级而已,其目的是严格管控对当局统治不利的言论,而并非在特别时期才会採取的特别政策;第二,对互联网的管控并非单一事件。从李明哲桉的庭审,到当局针对宗教活动发布“专项治理私设聚会点”的通知,到拥有上千万粉丝的网络大V袁腾飞的公共号被删除,可以看出,这是一系列的行动。没有证据表明在“十九大”之后,这样的管控会突然结束。

显然,针对互联网的新的管控,说明中国的政治环境越来越恶劣严峻,民主的希望似乎越来越淼茫。但是我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宁愿从反面看这个不幸的事件。当局如此变本加厉地打压网络上的言论,其实正说明了今天中国的网络扮演了重要的与国家对抗的角色。一个建立在网络上的公民社会正在逐渐壮大,并且让中共感到了威胁,这才会导致当局不断升级对网络的打压。所以,一方面虽然看起来政治形势严峻,但是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那就是对政权构成威胁的力量本身也在成长。

其次,早在胡锦涛时期就已经开始对互联网的管控了,但是到今天仍旧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也说明了管控互联网并不那么容易。有网友建议,可以采用的对策是,先建立一个3个人的群,其中包含一个身在国外的人,然后把群主转让给对方,让后拉人,让他们找国外的群主负责去吧。听起来有点戏谑的味道,但是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在互联网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国家与社会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拉锯战。国家要加强管控,社会则努力争取更多的空间。目前也许国家尚佔据上风,但是付出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引起的社会不满也将潜滋暗长,中共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最后,对互联网如此恐惧,以至于连“连坐”这样的具有封建社会特点的做法都实行出来,正说明了中共所谓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都是虚假的。只有不自信的政府,才会害怕人民的声音。而中共当局的这种严厉管控,其实也让我们从侧面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担忧与恐惧。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极权国家内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恐怖平衡:国家通过消灭私人空间的努力,让人民感到恐惧,这是他们维持统治的秘密;但是由此也导致了国家对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匮乏,而当局也会因为这样的匮乏而对社会的一举一动都感到恐惧。而这样的恐怖平衡,正是让人对社会的民主化走向保持乐观的根本理由之一。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王丹为您做的评论。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