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法治观察 东北亚面临的可悲现实

2017年06月07日 综合新闻 ⁄ 共 166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范华转自 日经中文网

秋田浩之:人在面临从未经历过的危机时,总会抱着鸵鸟心态,深信“不会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这一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正常化偏见”。对于朝鲜问题,我们是不是也掉入了同样的陷阱呢?

朝鲜核导弹进入实战部署也许还早着呢——在我们一直抱着这种想法的过程中,时间过去了20多年,如今朝鲜的核武装到了“只是时间问题”的阶段。

表面上看来,除日美韩外,原本作为靠山的中国也在加强施压,朝鲜问题似乎正逐步走向解决。

“再过3个月,朝鲜的航空燃料就会枯竭”,有信息显示,中国曾对3月下旬访华的美国国防部部长马蒂斯私下里透露了这一信息。也就是说,中国非公开地承诺将用约100天时间收紧对朝鲜的原油供应。

消息真假暂且不论,但出现了相符的动向。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地区事务的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5月26日在北京向记者透露:“中方也认识到问题的解决是有期限的”。

朝鲜的原油大部分依赖从中国进口。如果中国真的减少供应的话,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

中国的外交专家基于这一前提,对朝鲜在5月份连续3周发射导弹解读为“可能是想在导弹燃料耗尽之前,赶时间进行试验,为下一步谈判做准备”。

但日美两国政府内部远没有这么乐观,反倒蔓延着一股悲观思想,觉得朝鲜最终也不会放弃拥核。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原因就在于中国不希望朝鲜的制度崩溃,因此不会真的把金正恩逼到死胡同里。实际上中国在联合国追加制裁问题上仍坚持慎重态度。

“中国担心中朝边境发生动荡,对朝鲜的施压还不够”,熟悉中国情况的美国政府人士这么毫不避讳地讲。美国反复向中国施压,要求在规定期限内阻止朝鲜的鲁莽行为。

日美的悲观思想蔓延,理由并不完全归咎于中国。针对朝鲜问题,越是仔细探讨,军事选项就越难以付诸实施,当前所面临的现实也是原因之一。

一旦美国和朝鲜开战,预计韩国会付出数十万人死亡的代价。包括驻韩美军及家属在内,有二十几万美国人滞留在韩国,他们当中也必定会出现大量伤亡。

掌管朝鲜政策的前美国政府高官表示:“了解这一现实的曾经军人的亲信们不可能建议特朗做出抛弃美国公民的决断”。美国防长马蒂斯最近说过:“如果想要军事解决,将会造成难以置信规模的悲剧”。

韩国5月份诞生了对朝鲜持和解态度的文在寅政府。随着包围圈的放松,朝鲜进一步加速核与导弹开发也是可以预料的。

日美专家当中有观点认为朝鲜将用2~3年完成可以到达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一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指出: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朝鲜会盲目地坚信即便对日韩发动核攻击,也不会受到美国的核报复,从而做出更强硬的举动”。

为避免出现这一结果,日美韩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团结,尽最大的努力来遏制朝鲜。

但遗憾的是,即便如此也保证不了就能阻止住朝鲜。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就得做好思想准备,避免眼睁睁地迎来最坏的结局,陷入六神无主的局面。日美韩需要从现在起就设想到朝鲜部署核导弹这一噩梦,抓紧制订确保东北亚和平的具体办法。

那么需要做哪些工作呢?日美安全专家列举的办法是,为了让朝鲜不敢使用手中的核导弹,美军要进一步加强在亚洲的核战力部署,对朝鲜进行警告。

要让朝鲜方面意识到“一旦发射核导弹,必将遭到美国的核报复”。也就是说,面对核挑衅,只有核威慑一条路可走。

例如,作为一个选项,美军可搭载核武器的B1、B2、B52等战略轰炸机进一步增加在朝鲜半岛周边的巡逻和演习。美军内部还出现了应当考虑在韩国部署核武器的意见。

如果采取这一对策,就像当年的美苏冷战一样,亚洲的紧张局势会进一步加剧。尤其是面对朝鲜这样非理性的独裁国家,核威慑究竟有多大的效果实在是无法预料。

正因为如此,在防备“拥有核导弹的朝鲜”这一最坏结局的同时,还必须加紧扩充导弹防御网,通过制裁和施压坚定地追求“无核化”。

5月27日正值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首次访问广岛一周年。作为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日本不能从“无核世界”的理想上后退。而另一方面,为对抗朝鲜的鲁莽举动,还必须加强美国的“核保护伞”,东北亚正面临着这一可悲的现实。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评论员 秋田浩之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