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法治观察 林忌:追究屠杀 放下党争

2017年06月05日 综合新闻 ⁄ 共 186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范华转自《参与》   来源:RFA     作者:林忌

北京大屠杀28周年,香港支联会再次发起烛光晚会悼念,11万人燃点蜡烛,为六四死难者默哀;虽然人数比以往几年减少,但相对于2009年之前的数字,近八年六四晚会的人数,仍远远高于以往4-5万人的2倍至3倍,然而只是悄为下跌,又引起香港各路民主派之间的争吵,而以往常出来为中共护航的土共,则大部份乐于保持沉默是金。

从历年六四晚会的参加人数分析,令六四晚会「重拾活力」的年份,是2009年──当年六四晚会参加人数大会数字达15万,筹款破2百万,自始连续6年参加者超过15万,这些年的筹款数字,亦是2008年的2-3倍,未跌过在7位数以下,说明自2009年之后,香港一些事情改变了,令香港人再度关心六四。而刚好这一年,就是香港人身份认同大转向的一年,由期待北京奥运的中国人身份认同新高,去到反毒奶粉后质疑做中国人,同期引发香港的本土思潮。

这两年见到有很多「大中华胶」的传统「爱国不爱党」上一代,一直在质疑年轻人的本土主义港独思潮,令年轻人不再关心六四;这些假说在数据上根本不能成立;从六四人数的参与者与捐款数字,反映香港人质疑作为「中国人」的身份,重拾香港人身份,才又重新关心六四,即使2017年的11万是「新低」,但仍远高于2009年之前这么多年;和一般人所相信的相反,自香港的本土主义兴起之后,六四晚会的人数是不减反增。

从港大民调的数据,更完全解释这趋势:港大民研每年就六四事件作出民意调查,数据一如往年的,有关北京学生的做法,中共处理手法,对平反六四的睇法,都是愈年轻就愈撑学生,愈年老就愈亲政府;更比较2016年的数据,则更清楚见到三个年龄层对上述三条问题的改变,显示18-29岁的年轻人,在反对中国政府比率和往年接近(2017:87%对2016:86%),支持北京学生大升13%(2017:72%对2016:59%),只在「平反六四」微跌3%(2017:75%对2016:78%),反映近年不断质疑六四悼念的「本土派」,即使这几年不断质疑「平反」的字义,或对支联会主导运动的质疑,对年轻人的影响只是轻微的3%,更在误差的 6-7%范围之内,根本不影响大局。

反之50岁以上人士,认同北京学生的比率大跌9%(2017:34%对2016:43%),反对北京学生的比率上升8%(2017:30%对2016:22%),而更致命的是,对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大跌9%(2017:45%:2016:54%),不支持平反上升10%(36%:26%),再加上50岁年龄层人数最多,因此令支持「平反六四」大跌的,正就是这群50岁以上的人,而这些人在身份认同上更倾向中国人身份,这些早已是港大的身份认同民调早已证实的。

再看两次2016年中大与民主党对年轻人的民意调查数据,显示有4-6成的香港年轻人,是支持香港独立,对比起六四的数据,则可以得出几个结论,即支联会多年来以为「爱国」就会支持民主运动的假设,是错的;而另一个「港独」与「本土」会令六四没有人关心,亦是错的;从这些数据上清楚见到的,就是对支联会或悼念六四的最大敌人,一直都是「爱国」,由「爱国」变成认同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然后认为可以「忘记六四」,这解释了50岁以上人士对六四的态度;而偏偏支联会却幻想「爱国」可以达至「不爱党」,却没想过这些「不爱党」的往往可以转眼又「原谅党」,然后重投中共的阵营,一如来自民主党的冯炜光、狄志远、张炳良,甚至将会出任局长罗致光。

与此相反的是,反中与反共是相辅相乘的,亦即就算不去参加支联会的晚会,但数据上却一面倒完全反对中国政府,支持北京学生,支持平反六四,甚至令晚会出席人数远超2009年以前;然而为何有这么多「民主派」,却不断指责香港学生,甚至要不断灌输年轻一代要「爱国」,不断强调「同胞」即所谓「血浓于水」的种族主义思维呢?

对于中大学生会的荒谬声明,竟放过支联会「爱国」与「建设民主中国」的问题,放过今年大会主题:「哀悼民运死难同胞」,却走去质疑「没有新意」与「筹款」,是完全错误必须驳斥;但相反支联会主席何俊仁,却又有如文汇报上身般,竟对记者批判学生说:「很多人对历史认识不足,所以没承担,这亦是政府回归以来教导历史的失败。」---这又令人反过来问,难道何俊仁支持特区政府的洗脑教育吗?为何要强迫人「爱国」?从两边完全没有水准的言论,说明这几年香港的六四争议只是少数人骑劫多数人的口水仗,而且完全失去「如何争取更多市民」支持的焦点,一如历史上读到的一大堆「党争」,无谓之极;想要追究屠城责任,首先应该放低党争。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