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福转自博讯网
中国第一代进城务工的农民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出了农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能力在所务工的城市主张权益,也无法从不断扩大的社会保障网络中受益。现在,他们面临着在人生暮年仍要继续工作的前景。
ENLARGE
图为61岁的王凤合。但像许多没有技能的农民工一样,他不能退休还得继续干活。 图片来源:Chun Han Wo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就在61岁生日快要到来时,王凤合花了三天时间来到这座地处哈萨克斯坦边境的贸易站阿拉山口市。这个地方风雪弥漫,而他所在的施工队将为这里的一个铜厂铺设屋顶。
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中作业加剧了他的关节炎疼痛。王凤合几乎没有退休金,他奔着这个每天33美元收入的活儿而来,他所在的施工队接替了前一个施工队,那组人已经逃离了这片冰天雪地。
王凤合是第一代进城务工的农民,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出了农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能力在务工的城市主张权益,也无法从社会保障体系中受益。现在,他们面临着在人生暮年仍要继续工作的前景。
王凤合说,能干到70岁我也得干,我不干活没人养我。
他的困境凸显出,中国要将财富增长的利益扩大至全体民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政府已经承诺,要改善建筑业的环境,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处境。但在王凤合的有生之年,政府承诺的改善恐怕不会兑现。
出生于1980年之前的进城务工人员约有30%在建筑业,因为缺少别的技能而不得不在一个条件恶劣、劳动权益经常无法保障的行业中谋生。中国政府的数据显示,1980年之后出生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建筑业谋生的人数不足六分之一。
北京劳工维权人士李大君称,如果农民工有其他选择,他们不会进入这个行业。他表示,这份工作又脏又累,安全性又差,还经常被拖欠工资。李大君主要研究中国的建筑行业,根据政府数据,该行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拥有5,100万农民工。
四年前北京郊区一处工地顶楼发生坍塌事故,几乎令四川籍农民工刘顺雄丧命,他的一位工友在事故中丧生。刘顺雄的右臂至今仍然有些残疾,他表示,他仍然会耳鸣。一场长达两年的索赔官司耗尽了他的所有积蓄。在这次事故后他再次开始工作时,又遭遇了承包商卷款跑路事件。
刘顺雄马上就满55岁,这是中国工人的平均退休年龄,但如今负债累累,预计别无选择,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再多干几年。他说,这是他的命。
王凤合在2016年冬季阿拉山口的施工队中年龄最大。他负责从地面上将玻璃纤维板吊升到20多英尺(约合6米)高脚手架上的工友手中。
他们的工头、43岁的贾书学(音)表示,“老王”非常能干。他表示,他宁可雇一些紮实肯干的人,也不原雇那些身体条件更好却不愿吃苦的年轻人。
对于非技术工人来说,建筑业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但由于没有工作保障、福利或意外伤害保护,王凤合和刘顺雄这样的民工一直无法进入那个本应帮助中国过渡到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的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