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劳工权益观察:何清涟 程晓农:国企改革之惑和工人之困

2017年04月22日 综合新闻 ⁄ 共 174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任宜增转自博迅网
中国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上演之后,举国热议,有关注久违的反腐主题的,有琢磨官场政治生态的,还有钟情于李达康敢做敢为作风的。而我们在本文想谈的,是贯串全剧一个具全局意义的“一一·六”事件,即大风厂职工股权被侵犯而引发的拆迁事件。这一事件是中国经济改革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事件,代表着那个时代数千万城市工人的命运浮沉,蕴含着无数社会底层的眼泪悲伤。

大风厂改制背后的黑幕带有普遍性

大风厂原为国有企业,改制后成为私营业主大股东(如蔡成功)与职工共同持股的私营企业。与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这类企业一样,职工股权经常被政府(法院)和大股东玩弄于股掌之中,被侵吞、消蚀。电视剧中,大风厂的命运转折,主要是因为出了个贪腐的法院副院长。但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国企改制,在全国各地留下了重重谜团,当年被迫下岗的老工人绝大多数搞不清楚其中的黑幕,而从那时以来绝大多数学者专家又集体一致地躲开了这个“雷区”,于是,全国上下万马齐喑,“改制”黑幕被“舆论一律”的浓雾层层笼罩;直到今天,观众们看剧中大风厂事件,仍然很少有人会体悟出,此事件其实挑起了“改制”黑幕的一个小角,只需顺手把这块黑幕掀一下,朱镕基时代的“国企改制”谜团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恰在《人民的名义》播出前不久,一篇题为《我说我们东北,失落的人、绝望的人太多了》的叙事文章,在许多微信圈和网上传播,道出了许多“下岗家庭群体”的集体困惑。此文作者是一个在哈尔滨的“下岗家庭”长大的中年人,他记述了东北地区城市里几代人在改革年代的绝望和困惑。作者的笔调十分平和,不再是20年前拍摄沈阳重工业区败落的《铁西区》里那般悲凉凄愤;作为下岗员工的第二代,他以冷静的态度描绘出东北老工人及其后代们心中永久的困惑: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员工落入如此境地,谁之过?这个困惑之所以值得反思,是因为它把中国40年改革的谜团端上了台面。中国的改革模式当中被当局竭力遮掩的谜团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改革年代的施政者要刻意回避东北老工人们的困惑?

中国的原国企老工人及其家庭都有共同的失落和困惑,他们的失落和困惑始于90年代后期朱镕基时代推行的国企“改制”。其失落的原由是,国家曾经在几十年里,以“社会主义优越性”为依据,承诺他们一辈子可以依靠国企而生老病死无忧虑;但一夜之间,这“社会主义优越性”突然就土崩瓦解、荡然无存,他们被国家抛弃了。其困惑则是,这一切都为的是什么?为什么大部分国企突然一蹶不振?当初让国企工人“买断工龄”、“下岗”回家时,政府和国企厂长们信誓旦旦地说企业和国家暂时有困难,不少老工人还真信了。在那个“下岗”的年代,央视春晚小品节目里演员黄宏喊出一句台词:“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到了现在,“下岗”工人及其亲属们再提起这句话,无不咬牙切齿,因为他们明明白白地感觉到,自己当年上当受骗了。

东北地区的“下岗”老工人是全国那一代人的典型代表。东北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中共建政后曾经是以重工业为基础的中国经济的支柱和重心;然而,今天的东北已经沦落为萧条、滑坡、衰败的典型地域,因此,那里的“下岗”工人很难像上海的“下岗”工人那样,有机会沾一点开放繁荣的雨露。其实,全国各地都有大批“下岗工人”,东北老工人的失落和困惑,也是各地同类群体的失落和困惑,比如,在西南地区的军工企业区,那里老工人的不满,一点也不少于东北老工人。今天的80后一代人当中,从原国企老职工家庭走出来的,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了父母辈失落和困惑的代际传承。在那个“下岗年代”,仅仅在国有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就从1997年的4000万减到2003年的2200万,大约近2000万国企老工人被“下岗”,加上其他行业的“下岗”职工,再加上各行各业“下岗”职工的子女,这个“下岗相关群体”的总人数可能多达7000-8000万人,占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在中国的各社会群体当中,城市居民里最大的一个对某一特定国家政策集体不满的社会群体,就是“下岗工人”以及“下岗工人的下一代”。他们的不满,靠黄宏那样的忽悠,显然是蒙不过去的。当局不把他们的困惑解释清楚,这个大社会群体对政府的严重不满,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当局若果真如实说明真相,这个群体的不满会减少一些,还是变得更加严重呢?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