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性别歧视观察员:100年后,她们只能秘密游行纪念三八妇女节

2017年03月29日 综合新闻 ⁄ 共 203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冯燕云转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100年后,她们只能秘密游行纪念三八妇女节

“时报内情”(Times Insider)专栏为读者呈现来自《纽约时报》的幕后故事。在我们的“明信片”(Postcards)系列中,时报记者分享他们对生活之地的实地观察。
北京——这段视频意涵深刻,它通过秘密拍摄的方式,记录了中国唯一一个纪念国际三八妇女节的示威活动。

拍摄这段视频既是为了兴趣,也是出于一种历史感。视频中是一群身穿1924年传统女学生装的当代中国女性,参与拍摄的人说,那年中国首次庆祝了国际妇女节。
93年后,为了保护参与示威的女性免受拘留风险,视频拍摄以及示威活动不得不在妇女节两天前的3月6日举行,这本身就意味深长。

中国所在的时区比纽约要早12到13个小时。所以,时报编辑部让我们参与妇女节当天全球报道的要求来得有点急促。

急促并不是问题。新闻报道常常要赶时间。真正的问题在于,我并未听到会有什么行动,而这并不难理解。

这里的女权主义行动直到最近的2015年仍颇为活跃,但如今却进入了冷藏状态,这个共产党政府口头上对妇女的权利表示支持,却坚决把一种容不得异议、源于儒家思想的父权制的“和谐”版本强加给社会。

再说,在中国做报道不像在世界其他地方那样,虽然中国的两个特点——不透明和控制——也存在于世界其他地方。在中国,你需要有深层的联系和良好的语言技能,包括阅读中文的能力,才能深入到这个许多事情都在秘密中发生的社会里。耐心、敏锐和谦卑——知道你并不总是能够马上得到你所要东西,对报道会有所帮助。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广泛、最复杂的网络审查制度。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这个制度侧重的不是不满情绪的表达,而是消灭一切可能会起到社会动员效果的集体行动迹象。

2015年妇女节前夕,几名女权主义者因计划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发放传单,告诫民众提防“咸猪手”而遭拘押,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当局发出的信号是,他们认为女权主义是一股会引发集体行动的力量。该运动利用了民众对持续的摧残和歧视的普遍愤怒。
去年年底,中国外交部警告我不要报道女权主义者,隐晦地说我必须“服从警察”。(我当然服从。我不太可能服从那些身份不明、身着便装、动手动脚地恐吓我却不愿说出自己是谁的人。这种事就发生在去年4月和上述几名女权主义者有关的那次事件中。当时,我正和另一名记者等在其中五人被关押数周的拘留所外面。后来,我听到她们一年的保释附加条件被解除。)

外交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一次一对一的碰面中说,一些政府机构不喜欢“组织起来的”女权主义者。安排那次碰面的目的是传达政府的讯息。
但现在,恐吓独立女权主义活动已经成了常态。去年11月,在遭到安全官员的警告后,一小群女性放弃了通过化妆成像有瘀伤的样子在公共场合走动,来庆祝“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的计划。

于是,像感觉到了危险的鸟群一样,中国女权主义者纷纷离开北京,前往其他省的城市或其他国家,留下来的人则保持低调。

今年的3月8日,中国不同于其他几十个国家。这里没有独立的街头示威,没有针对“玻璃天花板”问题的行动,也没有罢工。时报那篇报道中没有与广袤的、由党控制的中国大陆有关的内容,这里生活着全世界大约六分之一的女性。

但那篇报道刊出后不久,我就发现了自己当时要找的内容。现在,我可以把那篇报道缺失的部分写出来。它大概会是这样的:

3月6日,一群中国女性罕见地举行公开示威。她们身穿1924年的学生装,在中国南方城市广州的人民公园里集合,纪念1924年中国女权主义者首次庆祝国际妇女节。
她们举着粉色的小横幅,谨小慎微地喊着“女权路不停步”和“一百年前她们都醒了,一百年后你们还睡着”的口号。

她们说,提前两天举行活动是为了避免被拘押的风险。尽管这次活动刻意保持低调,但一个因为害怕被抓而要求不具真名、化名为“鉴湖”的成员称,保安仍多次驱赶她们,称公园里不允许打横幅,并说她们身着“奇装异服”。

一个禁止进行真正公开政治讨论的环境下,其结果就是可以接受家长式的、官方版本的妇女节。

3月8日这一天,它以一束花和一块肥皂的形式来到了我家。礼物来自我的房东,其实就是中国外交部——因为我家住在外交公寓。

一张卡片要求我享受“女性的精髓”——我猜就是鲜花和肥皂吧。卡片上画着一名优雅的女子,她的头发又长又黑,有着一个小巧上翘的鼻子。

在广州,派工作人员以“奇装异服”为由驱赶女权主义者的市政府规定,3月8日当天,公园对所有穿旗袍的女性免费。旗袍是一种贴身的中式裙装。鉴湖说,她们的学生裙太宽松了,不符合条件。

《人民日报》旗下的报纸《环球时报》在3月8日这一天发推说:
今天是#妇女节,但我们不要忘记国际男人节(11月19日),那是庆祝我们的成就和反对歧视的日子。

但当天晚些时候,该报做出了道歉:
对我们的男编辑想在妇女节这一天抢镜的行为表示道歉。我们知道你们顶起的不止半边天。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