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歧视观察:山西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7年02月23日 综合新闻 ⁄ 共 341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邹长明转自中文网
山西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为了适应我省跨越发展的人才需求,山西省政府逐步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以满足电工、焊工等劳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响应政策,以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与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技能娴熟而综合业务素质过硬的高技能实用人才队伍。但是,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行分析探讨。

  一、山西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在学校硬件配套设施方面,截止2013年,山西省共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76所,其中包括技工学校、中专和职业高中。并且,我省有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9所,其中机电学校、铁路学校等8所中职院校进入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建设的行列,走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前面。

  在学生数量方面,2010年度的招生数量达到了27.5万,与2012年持平,比2011年度的24万招生人数增加4万人。基本上,2013年度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招手人数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的28万持平。招生人数形成如此规模主要得益于政策的财政支持和补贴,比如,较高的补贴标准和学费减免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长的积极性。

  在师资力量方面,截止2013年底,根据山西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共有中等职业教育专职教师23440名,其中普通中专学校专职教师7437名,职高专职教师12367名。从职称和学历结构来看,高级职称的老师占比为15.1%,共有3540名,中级职称的老师有8814名,占比35.6%,其余为初级职称和其他。

  在教育经费支出方面,我省2013年度全年的事业性经费支出为不到32亿,基本上覆盖了90%以上学生的学费免除和生活费补贴。并且,2013年度支出学生助学金4亿元之多,多达38万名学生受益。

  二、山西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环境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学生和家长的升学就业价值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有出息就必须挤过高考独木桥,考取九八五院校,读一个热门专业,成为金融、电力等行业白领或国家公务员,才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而读职业学校就是学习不好无奈的选择,过早的给孩子贴上了学习不好、能力不强和出息不大的标签。并且,很多职业高中的教学目标仍然紧盯高考,主要注重美术、音乐的特长教育来提高特长类高考的升学率,忽视了职高教育之本质所在。

  在就业过程,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切合实际,普遍认为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一定比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高,忽视了实际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严重挫伤了家长、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90%之多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自农村,加剧了就业的歧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条件的极大改观,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读普高,考个好大学,能够毕业后从事所谓的体面工作。

  第二,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资金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好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教育经费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在实训基地、教学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大,但在实际中,反而低于普通高中的资金投入,更是无法与高等院校的资金投入无法相比。再者由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不仅带来教学相关设施的落后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无法吸引更高层次的专业课教学老师,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形成恶性循环,明显落后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

  第三,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滞后于实际的市场需求。专业的结构合理设置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衔接点。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设置,必然带来专业与实际需求脱节,不富有竞争力。另外,我省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不考虑自身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盲目跟风,竞相办一些社会的热门专业,势必造成技能型人才却是专业技能不过关,不能形成院校特色的专业规模优势,走向衰落。再者,一些中职院校虽然合理设置了专业结构,形成了院校特色,却在教学中流于形式,特别在校企合作中,不能很好的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从实质上掌握一门过硬的技能。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精型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政策的支持下,近几年得到了长足了发展,招生规模扩大。但是,教师队伍却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目前,我省普通中专学校的学生与教师比例为25.6:1,远远低于教育部文件规定的18:1。另外,文化课老师偏多,专业技能型老师缺乏,特别是既有理论水平也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老师尤其缺乏。再者,兼职老师数量较少,并且很不稳定,不能保证持续为学生授课,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更换老师带来师生之间无法很好的磨合,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促进山西中等职业教育的措施

  第一,继续加大政府投入的前提下建立合理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办学。具体结合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其不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实验设备和各类实训基地的投入比较大,并且技术进步带来教学实验设施的更新周期加快,因此,学校要想紧跟社会的步伐,使得学生学到的技能能够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就必须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进行配套设施的持续动态更新。另外,紧紧围绕我省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等支柱产业,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通过政策导向吸引企业和个人等民间进行资金、人才、资源和设备的投入,尽快摆脱完全依赖政府支持和投入的困境。

  第二,积极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所在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定位必须准确,积极以市场需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设置的专业要符合实用性、灵活性和地方产业特色性。因此,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的合理设置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专业的适用性。在这个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要注意我省的支柱产业发展状况,紧密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既要满足当前的产业需求,还要为未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形成良好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形成人才过剩和人才断层的局面。

  (2)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个学校都要形成自己的主打专业,也要适当扩大更加细化专业的设置。这样一来,技能满足市场专业更加细化的划分和人才需求,也能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特色、师资力量、实训基地等资源,定位好自身的特色专业。比如,山西省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采矿工程专业、煤炭化工专业等于煤炭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还设置了煤矿安全设备仪器、矿山通信技术等相关专业。山西省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理念,很值得中等职业学校借鉴。

  第三,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职教教师队伍。在现代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改变教师灌输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要积极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并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对教学的认知,将教师的角色定位转变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开发者,发挥的作用越大,效果就会越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更高。因此,具有较强科研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教师以及结构合理的师资力量,是我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石。

  (1)制定政策,引进优秀人才加入职教队伍。首先要通过政策额制定,在省政府牵头,教育、财政和人事协同,根据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状况和专业的市场实际需求人才多寡,重新核实确定编制,破解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编制问题。另外,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上升通道,通过政策鼓励,在课题基金方面加大对职业教育方面的创新发明的支持力度。

  (2)积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专业设置和教学目标,分批、分阶段对本院校教师进行培训,多组织教师到外省中等职业标兵院校调研观摩,满足教师更高层面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另外,可以依托高等院校的专业优势,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教师培训,多层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

  四、结语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是我省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为了满足山西省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保证山西支柱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山西中等职业教育,从政策支持、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结构合理设置等方面入手,多渠道破解中等职业教育难题,打造山西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