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转自网易新闻
本报评论员王聃
发生于河南的巡视组事件,再一次演进为全国性关注的新闻。于当地官员“包围巡视组”截访之后,又传出“网民欲见巡视组、遭警方截回拘留9天”的消息。日前,开封市民江帆欲到中央巡视组河南驻地反映问题时,被开封警方半路截回。随后,警方依据一份四年前的《处罚决定书》将其拘留9日。做出拘留决定的派出所所长表示,“确定目前是依据2010年的《处罚决定书》对江帆进行拘留。因当时没有执行,我们现在补充执行”。有律师则称,这其实是一种潜规则: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先把处罚决定放着不执行,一旦被处罚人“不听话”就立即执行。
地方政府的截访举动,就这样荒谬地发生,只是强力阻止的工具换成了一纸4年前的《处罚决定书》。警方在强调拘留缘于几年前办案中的漏洞,现在是“补充执行”;律师则言之凿凿地指出,“迟来”的拘留是种看得见的潜规则,意见在此形成对垒。然而即便只以简单的程序规范来进行对比,延迟的拘留都充满了质疑。当年的《处罚决定书》明确指出,应于2010年7月28日送开封市公安局行政拘留所执行行政拘留,而执行拘留处罚的金明分局如今已经被拆分。无论是执法时效性还是执法主体,它们事实上都有漏洞,延迟的拘留上访者可能无从谈起。
处罚在固执地“恋旧”与回头,可对于该起挑战常识的截访,其匪夷所思之处尚远不止这些。新闻的一个细节是,就算面对记者的追问,做出拘留决定的派出所所长亦不惮于宣称,该所还有几份关于江帆的处罚材料,“下一步我们会慢慢研究如何执行这些处罚材料。”同时,当事的上访者江帆不仅有着乳腺癌病史,且血压过高。执法的精神在于无区别地对待,那么,究竟是什么缘由迫使地方截访者对一个重症病人竭尽全力进行阻拦?事实上,报道有着清晰的相关披露,江帆上访不过是为了要求讨回自身的名誉权,只是这为何又激发出了更大的风暴?
风暴不会无缘无故上演。超出想象的截访身后,隐藏的仍是地方政府焦虑且无解的稳定心理。按照巡视工作条例,中央巡视组受理反映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等,换句话说,它偏向于接受一定级别以上领导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的举报,一个普通公民的个人名誉权问题并非巡视组工作重点所在。那个可能难于在巡视组中找到救济渠道的上访者,依旧遭遇到了地方政府的严防死控。当严防死控变得无所不用其极,它不免是更大真相的展示:伴随着中央巡视组的进驻,河南少数地方政府在做的,竟是将居民和巡视组绝对地隔离开来。
一边是致力于收集民间反腐线索的中央巡视组,一边是努力杜绝辖下百姓和巡视组亲密接触的地方政府,两者因此成为分外五味杂陈的对比,它提出的是更深刻的治理命题。社会稳定从何处来?访民又该如何去切实减少?这最需要的是政府部门重视民众的权益,从源头上、多渠道地对公民的合理诉求进行有效救济。于顶层设计来看,取消信访排名,将信访制度纳入司法范畴的声音去年来亦接踵传出。整体社会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少数地方政府却仍旧沉湎于截访中不可自拔,要纠偏此,依靠的只能是对类似行为的不容忍,以及加快的信访制度改革。
一周之内,中央巡视组进驻之际,河南一些地方政府两次踏进全力截访的河,这实在是莫名的讽喻。我们犹记,于媒体报道该省多地官员在中央巡视组驻地外“截访”时,河南有关部门表示,中央巡视组与群众的信访渠道一直是畅通的。河南近日已接到中央巡视组交办的应由地方办理的第一批信访件,共2553件。对于这些信访件,河南进行了分类处理,将在5月上旬向巡视组反馈第一批信访件办理的初步结果—美好的信访件办理安排在给出,执意回过头去,对上访者补充执行拘留的举动仍在大行其道,试问,恋旧的处罚何以承诺信访畅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