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锋转自FT中文网
至于如何“靠自己”争取权益改变境况,中国民营企业家们表现出的意愿,却似乎没有外界所期望的那么迫切。他们似乎更倾向于等待自上而下的放权。
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在谈到政企关系时,用了“江湖与庙堂”的比喻,他说,二者间经常博弈,没有绝对的错与对。“很多事情在中国得慢慢来,走一步再说一步,”他说。“政府对企业,有点小的不平等,这么多年来我也习惯了,就看做是磨练心智,接受挑战吧”。
他对新政府的改革魄力寄予厚望:“本届政府气魄和胆识给人振奋。头几年大吃大喝问题、形式主义问题,很短时间内初见成效,看来只要在中国体制当中下大决心就可以一点一点做。”
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对于国企,则采取“坐视消亡”的态度,认为不必担心它们享有的特权,因为它们根本办不好。“未来问题不是国有企业抢了民营企业的生意,因为国有企业本身就办不好,世界上很少有国有企业办好的。给它优势越多,它越缺乏竞争力。”
面对企业家们的“谦让”,张维迎有些坐不住。他直呼企业家更主动地推动中国变革。“我特别担心一些企业嘴上谈改革,实际上却想变成既得利益者,”他说。“企业家不要满足于只努力做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一个政协委员,然后创造机会见领导,找机会做一些别人不能做的事,我觉得这是一种变态企业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蒙•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则以美国独立革命为例,呼吁“少数人”的警醒。他说,独立革命开始时,北美领导人并未进行全民公决,他们是少数派,但坚信独立是正确的决定,成功推翻了英国人的统治。
他说:“如果中国一直消极等待,直到所有人——包括怀有同样想法的更多的私营企业出现——再来变革的话,是令人担心的。我觉得中国人应有权利在更广泛层面去参与,在他们的职业、事业当中应该有更大独立性,他们应该有这种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