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就业观察:中国经济新冲击 2.7亿民工恐爆返乡潮

2016年08月12日 综合新闻 ⁄ 共 141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国民主党党员刘巧琳转自2016年3月27日博讯北京时间2016年2月02日 转载)

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势诸多滞碍,股市暴跌,汇市打仗,楼市本来被“政策性看好”,但名嘴任志强的最新言论,说房地产会是“压倒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市况开局不佳,北京经济有人说是暂时的,最快下半年就转好了;有人说是持久的,至少要持续两年。如果是暂时的,则可宽心,如果是持久的,则应找出什么该担心。曾有机构向经济界做问卷调查,结果担心的是五花八马,比如政策多变,比如改革迟滞,但有一项曾是持续担心的问题,现在好多人都说不用担心,这问题叫就业。

但中国总理李克强前些天召开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谈到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提出今后要更多地关注一些其他的指标,首先是就业。

李克强就任总理后有开座谈会的习惯,一是7月间召开年中座谈会,主要是为年中调控转向作铺垫,也有“北戴河会议”的应对需要就是在1月间,召开座谈会为他3月要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兼造势。所以,这次李克强提出要关注就业指标,而且变成首先要关注的,是为他的政府工作报告“调口径”。
这一口径的可能变化,多少有些令人意外,意外的原因是去年中国就业状况特别好。大指标、小指标,好多指标完不成任务,但就业指标不仅完成,再超额完成。去年中国城镇就业增加1100万人,比前一年增加30万人,比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预告的的千万人就业指标高出百万。

中国就业指标完成得特别的好,原因也显而易见,包括统计数据中显示的服务业重心上升,为增加就业提供了条件;包括大多数经济发达地方都在推产业转移,一是由东部移向中西部,一是由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移向落后地区,这种产业的转移,提供了很多的“新增就业”;还包括所谓的“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开始由供大于求转向供不应求,东部地区如广东开始出现“民工荒”。

表面上看,去年或者说过去两年来,这些引致就业状况特别好的因素都没有改变,特别是“全面二孩”政策后还需要时日生育和成长,“人口红利”消失还可能是长期的趋势。而李克强最坚定的口号叫“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将是他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政策,“双创”力推,怎用担心就业?

原来,有利就业因素没变,但不利新因素出现。除了因为经济下滑和外需不振,东部地区去年已经出现企业收缩、倒闭潮之外,还有一个主动的因素,那就是中共下决心今年要“调结构”。而“调结构”除了调还不太懂的“供给侧”之外,重点在“去产能”,意即中国现在已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产能过剩得太多,无法刺激需求了,要缩减供应了。

缩减产能的供应,当然就要缩减劳动力。最新的说法,是当局决定先行调整钢铁生产的产能,中国目前钢铁生产能力全球第一,要先压缩粗钢产能1亿到1.5亿吨的目标。如果用目前中国钢厂人均产钢300吨去计,则钢铁去产能将有约50万钢铁工人也要被“去”。

还有一些不利就业的问题开始浮现,比如机器人替代。两年前,富士康提百万机器人计画,还有中国经济专家不信可以成势,去年广东已经大举生产机器人和用机器人顶替已荒和未荒的民工岗位,今年广东还有地方间的机器人大战,看谁能成中国机器人生产老大。这带出一个平凡的问题,机器人替代下的劳动力,走向何处?

有个最新话题,是关于2亿7000万农民工动向。中国经济下滑,农民工开始出现返乡潮,有地的回家种地,没地的回家领补贴,这种大型返乡潮春节前出现很自然,而正月15后不出来就反常,这不仅对就业是个冲击,还可能形成新一轮社会波动。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