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党员刘巧琳转自2016年5月21日(博讯北京时间2016年5月16日 转载)
今年,中国有765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加上中职毕业生、初高中毕业不再就业的学生数量,需要就业的年轻人是1500万。在目前经济下行与去产能并行的压力下,如何消化这个大一个就业群体,挑战不小。
作为今年765万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中的一员,周瑶这位优等生用12年优异成绩构建起的骄傲几乎已被毕业求职彻底击碎。
4月末的一天,这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应届毕业生拿着一摞厚厚简历,在北京师范大学一场校内招聘会上已经转了3圈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单位。
在参加北师大这场招聘会的几天前,周瑶在老家长沙参加了湖南公务员省考。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里,她回京继续投简历参加招聘会。
“实在是没有一个对口。”站在角落休息时她说。此时,她的小腿已经被5厘米高的黑色皮鞋磨得酸痛,这双高跟鞋是她妈妈从湖南老家寄给她专门用来应聘的。穿着这双鞋,周瑶已经参加过3场校园招聘会和5场面试了。
4月末,2016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渐入尾声。比起大型招聘会,这场招聘会规模显得小了不少。80家公司的招聘窗位依序隔出的通道中,摩肩接踵的应聘者似乎都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不论男女,显然都经过了一番精心打扮,以使自己更富职场气质。在与招聘方的礼貌克制交谈之中,应聘者们仍有一些相似的复杂情感:急切、倦怠,期待中掺杂着焦虑。
这只是2016年中国庞大应届大学毕业生群体就业道路上的一个典型场景。根据国家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这个夏天,将有765万大学生毕业进入职场。
自2002年起(当年中国第一届高校扩招毕业生毕业),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05年突破300万,2008年超500万,2011年过600万,近3年更是达到16万到28万的单年涨幅。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45万人攀升至前所未有的765万。
而根据人社部的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数量,今年青年人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
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6年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2月份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一个月他瘦了20斤
“电话一响,我就心惊肉跳,以为单位来通知了,我是真的都神经衰弱了。”聂少卿苦笑道,为找到一份工作,去年一个月内,他足足瘦了二十斤。
聂少卿是华北科技学院一位本科应届生。去年,他本打算报考研究生,但他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他说:“我已经25岁了,同届大多是22岁,我读研出来都快三十了。”
这一决定是明智的,因为今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7万,以7%增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大军中往届毕业生占了足足四成。经济下行背景下,压力正逐步向考研和就业传导。
放弃考研的念头后,聂少卿从去年开始就投入了找工作的大军中。
从2015年9月开始,各个用人单位和公司开启了针对应届生的第一波网络招聘。应届毕业生们也迎来了自己的“金九银十”黄金应聘季。
作为班里学习委员,聂少卿大学前三年几乎没逃过课。为找工作,聂少卿在大四这年不得不密集逃课。
每天七点半,聂少卿准时起床,洗漱完毕,下楼买份早饭,马上回宿舍开电脑,边吃饭边搜索网络上的工作机会。一般情况下,他会在过一遍各大招聘网站,筛选出心仪的职位后,再挨个细查公司的规模等相关信息。最终决定投递简历后,他会针对应聘职位和公司写封言辞诚恳的五百字求职信,附在简历后邮箱发送出去。
一轮程序走完,再来新一轮,如此往复。一天下来,“眼睛酸涩、胀痛,看什么都是虚的”, 聂少卿说,“神经高度紧绷,脑袋特别痛。”
“以前老师老说我们专业工作难找,我想能有多难呢?但是就真的难到了这个地步,你不体验根本没法理解。” 聂少卿说。他就读的专业是安全生产,如果毕业对口就业,则负责大型施工企业、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等企业的安全生产。
但最近两年来,受“去产能”等宏观政策影响,这一领域的相关职位需求人大幅减少、就业紧张。“职位一少,竞争就更大啊,你说你一个二本的拿什么和人家重本研究生去拼?” 聂少卿说。
又是“最难就业季”:765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