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党员刘巧琳转自2015年11月17日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0月27日 转载)
何清涟:中国推迟退休年龄为何一片反对声?
中国老年股民在北京一家证券行紧盯股市走向。
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终于进入“预告期”,“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政策最近出台。此方案引发了国内一片反对声。本文将介绍“改革”要点,分析政府为什么要改,民众为什么要反对。
退休年龄改革方案要点
10月14日,中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一次会议上宣布,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改革的原因之一是日渐加重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压力。具体数据是:中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5.5%。根据预测,2020年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社会抚养系数高,负担重。
作出此方案调整是基于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目前的退休政策是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60多年过去,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而中国的退休政策没改,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
这一改革方案是依据前两年传说中的“清华方案”,即“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储蓄养老金”二元制结构,其中明显吸纳了英国经验。近十年以来,英国养老压力异常沉重,很快将进入每个工作的英国人要养活两名退休者的困境。2014年,英国正式公布新方案,预定每年推迟6个月,到2040年达成69岁退休,因此,英国被称为世界上退休年龄最高的国家。英国政府预计,在提高退休年龄后,政府在未来50年里可节省5000亿英镑的开支,约合人民币5万亿元。
政府“卸包袱”意图非常明显
几年前,国内多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养老保险面临巨大缺口,难以为继。这个缺口有两部分构成:
一是养老保险的巨大空账问题。
所谓“空账”,是指一个账户里名义上有钱,但实际上却只是个无法兑现的空头数字。这些存进去的钱,是被地方政府为了支付即期所需支付的养老金而挪用了。
早在2012年7月,国内媒体就在《我国养老金空账以25%速度扩大 2015年或现缺口》一文中,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的说法:2011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额为2.5万亿左右,而实账部分仅为2703亿元左右,“空账”达到2.25万亿。
此后几年,空账额继续扩大。2015年5月国内媒体报道《养老金个人账户继承遭遇尴尬:空账额近3万亿》,称真正做实的个人账户额度只有4000多亿,个人账户被用空了近3万亿。
二是养老保险的缺口巨大。
缺口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官方版本就有好几个。几年前,中国银行报告称,如果要维持现有的养老金给付水平,除已有的养老金之外,在2013年这个时点,需要另增18.3万亿的养老金,才可以保证未来70年退休金的发放。中国社科院财贸所高培勇等人的一项研究指出,在现有社保制度框架下,要确保2020年中国每个退休者都能领取养老金,以替代率(即领取养老金占该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52.4%计算,养老金支付缺口都会持续增加。最早在2015年,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就会出现支付缺口。
2015年1月,《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向名义账户制转型》系列报告中公布了测算结果:一是隐形债务大,以2012年为基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隐形债务为86.2万亿元,占2012年GDP的比率为166%。二是将出现收支缺口,并很快陷入枯竭。北京大学郑伟等人的测算结果是,养老保险基金将于2037年出现收支缺口,2048年养老保险基金将耗尽枯竭。
现阶段之所以未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是由于以下三因素:
一是因个人账户养老金通常只占个人养老金的10%以下;二是因各省借支其他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当前养老金。随着个人账户养老金占个人养老金的比重越来越高,养老金能否支付的问题将会凸显。三是因为中央一直用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在支撑。《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0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497亿元,但从1997年至2000年,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累计补贴金额达1.2526万亿元。也就是说,累计结存的数额中,将近三分之二来自于财政转移支付,如果没有中央的财政补贴,多个省市的养老保险已经收不抵支,陷入破产状态。
说白了,就是现在的退休者尚能领取退休金,对50岁以下者就可能是画饼一张了。
政府新要求:养老不能只依靠政府
上述情况下,要想使中国的社保系统持续下去,只能采用以下方法:要么提高在职职工的缴费水平,要么降低退休职工的社保待遇。
提高职工的缴费水平已没有空间。中国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奇高,“五险一金”已占工资总额的40%至50%。也就是说,职工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工资总额的60%。有人算了一笔帐:月薪1万,职工只能拿到7454.30元,而老板要付出的是14410元。这种情况下,企业觉得负担非常沉重,近年外资不断撤出中国,原因之一就是认为中国的劳务成本远远高过其他国家。据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测算,中国的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
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中国未来的财政和企业要是不想被社保拖垮,社保规模缩水(低缴费低保障)是唯一可选择的改革路径,否则压垮了企业,政府、国民都没指望。今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记者会上就端出了改革方案,称养老保险将采用三条支柱,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的商业健康、商业养老保险。我曾在《两会观察:三笔糊涂帐,“解决”有妙方》中指出,楼部长的讲话很专业,译成大白话就是:以前,中国大多数城镇职工是依靠社会养老保险,今后这块将降低。要想日子过得好,大家还得有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如果没有,那就自个掏钱购买商业保险。政府给你们的帮助就是提供税收优惠。
民众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理由
自从延迟退休金的方案出来之后,反对声一直未断。反对者普遍认为,寄望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巨大缺口并不现实。
第一,加重就业压力。中国每年离退休人员至少有600万人左右。如果延迟退休,就会占用至少600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岗位,这会使中国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中国经济现在处于减速下行阶段,据多家研究机构估算,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减少就业机会约100万。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从10%左右下降到7%以下,意味着每年约减少就业机会300万个。一边是经济增速下滑,一边是延迟退休,等于每年“吞掉”900万人口的就业机会。
第二,延长退休年龄,一些中年失业者就会长期在贫困中煎熬。近几年,外资企业大规模撤离中国较多,私企大量破产。不少失业者均在40岁以上,很难重新就业。许多50岁到60岁之间的失业者,已经成为无收入者。不少人依靠积蓄度日,希望熬到60岁退休,领取退休金。
中国官方在介绍这个“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时,列举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各国的退休年龄。但却有意不提至关重要的一点: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均有失业保险及各种社会救济,失业者生活并无大碍。美国近年也推出90个月的失业救济,澳大利亚虽然相对吝啬一些,但也并非全无,都不至于陷入绝境,而中国并无这类福利。
来源:美国之音 (博讯 bo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