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峰转自五柳村
核心提示:相信生活,因为生活本身最有力量——唯有生活,才能孕育出丰富的人性。而人性才是对反人性的最强大的解构。从生活出发,脚踏实地,就一定能走出阳光大道,一定能走到公民社会。台湾是这样,同文同种的大陆,也决无可能例外。
台湾作家张典婉去福建上杭走了一趟,所见所闻,都写进了她的游记,发布在近日的《东方早报》上。其对传统的呵护,对中华文化的敬畏,跃然纸上。
张 典婉的上杭之行,主要是考察上杭西门大街一带的明清客家宅地。对她来说,这简直等于打开天窗,让她得以窥见一个童话世界。她是台湾客家文化研究者,在她来 说,两岸客家文化积累的厚度,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台湾历史短,百年客家民居就己经是瑰宝;大陆却有着台湾不可能拥有的客家文化纵深,台湾同胞唯有仰望。
但 最让张典婉沉醉的,还是原乡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客家老街上祖传五代的老药房,摆在木柜里的双喜茶壶,扛着两箩青菜的阿婆,沿路卖豆花的妇女,都能让她久久 驻足,感动不已。在她眼里,客家文化不只属于历史,不是静滞的,而是流动于客家人的生活现场,洋溢于客家人的眉目之间。所以她的游记,标题就叫作《请留下 有温度的街道》。这即是说,客家宅地所代表的客家文化,就有如人的肌肤;拆除客家宅地,拆的不是砖瓦,拆的是客家人的生活方式,拆的是客家人的文化生命。
显然因为文化台湾和生活台湾的浸润,张典婉才有这样敏锐的触觉。我在台湾游历了两个月,对文化台湾和生活台湾的那份温润与优雅,感同身受,从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必然培养出对于文化和生活的热爱,所以我能想象张典婉面对上杭客家宅地即将消失的忧伤和那份呵护的冲动。
如果倒退几十年,张典婉将注定是孤独的,她的所有那些惊艳之叹,都只会是空谷足音。所幸的是,这局面已一去不返。恰恰不是张典婉,不是外来者,而是上杭原住民自己首先发现了客家宅地之美,而决意要扭转乾坤,把客家宅地从开发商的挖掘机下抢救出来。
一 场小规模的公民**运动就此爆发。“拯老上杭”的微博被大量转发,引起广泛关注。上杭80后、90后甚至自发组织起来,为拯救客家宅地四处奔波。张典婉的 幸运在于,她在一个正确的时间,来到了一个正确的地点。当上杭原住民的抗争遭打压,公开表达诉求的渠道被封杀时,她从天而降,以两岸媒体为平台传递上杭原 住民的心声。这最终起了作用,最新消息,上杭当局同意不拆西门大街,并进行保护规划。上杭原住民和张典婉的共同努力终于有了善果。
两 岸的政治整合无疑需要时间,只能留待后人;但从上杭事件看,两岸公民社会的对接则显然已露苗头。没有上杭原住民的抗争作基础,张典婉就不过是匆匆过客,什 么痕迹都不会留下。但如果没有张典婉接力跑最后一棒,上杭原住民的胜利可能不会来那么快。集两岸公民社会之力共同呵护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家园,我们的 生活方式,这或许会成为方向,上杭事件是这方面的一个小小试管。
这 或许会成为方向,最重要的原因,是两岸民众的生活方式愈来愈趋同。之所以倒退几十年,张典婉对上杭客家宅地的惊艳之叹会是空谷足音,主要就因为两岸生活方 式落差导致的认知落差。那时绝大多数的大陆人,都还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没有生活,只有挣扎,当然更谈不上生活美学,不可能有眼光有心情,来欣赏自己 的客家宅地之美。但是现在不同了。大陆的年轻一代崛起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跟他们的前辈比,简直就是沧海桑田。他们有文化,有教养,有闲暇,有心情;总之, 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必须珍视而决不能放弃的。这点上,他们跟台湾同龄人的距离正越来越小。
这 正是近几十年来,大陆社会最深刻、最激动人心的变化。即生活的重建,生活方式的演变,及因这而来的人心的变迁、文化的变迁。人们不再只是挣扎而开始有了真 正的生活,开始了享受生活,知道了什么是好的。而一旦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一切就都不可逆转,因为不会有人再愿意回到那个粗鄙的时代。保卫家园、保卫生 活,就很容易激起所有人乃至激起两岸的共鸣与共振。
正 如张典婉所称,台湾九十年代兴起本土运动,文化活动与原在地生根的观念逐次成熟,许多人从都市回到家乡,从事小区营造。大陆的这一节点正在到来,基于生活 的抗争,基于生活的改变,正越来越普遍,构成社会进步最原始也最强劲的动力。大陆的年轻一代尤其90后,则是保卫家园、保卫生活的主力,即本土运动的主 力,即抗争和改变的主力。从乌坎到什邡再到上杭,在在印证这一点。
相信生活,因为生活本身最有力量——唯有生活,才能孕育出丰富的人性。而人性才是对反人性的最强大的解构。从生活出发,脚踏实地,就一定能走出阳光大道,一定能走到公民社会。台湾是这样,同文同种的大陆,也决无可能例外。
——原载2012年7月17日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