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共海外关系被迫害观察:谁是中国的形象大使?

2016年05月13日 综合新闻 ⁄ 共 208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肖玉珠转自:博讯网 既然自己都说不出中国究竟可以输出什么样的价值,中共的“外宣”计划就只能诉诸于塑造感性的“国家形象”。近日,北京高调启动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包括长达三十秒的《人物篇》广告短片,以及十五分钟的《角度篇》专题长片。前者将由国务院新闻办投入巨资,计划在中共建政六十一周年前夕,在国际主流媒体上播出。《人物篇》的宣传文案透露:“选取一些拥有相当国际知名度的中华儿女……借助他们各自的公众形象和个人魅力”,代表“当代中国、当代精神”。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主创人员只能玄之又玄地说,原来中国给人以“温柔敦厚”的印象,而现在则要表现出一种“从容淡定”的新品格来。 在这张精心选择的五十个名人的名单当中,有体育明星姚明、邓亚萍、郎平,文艺界明星朗朗、宋祖英、谭盾、吴宇森、甄子丹,宇航员杨利伟,水稻专家袁隆平,以及互联网新贵马云、丁磊、李彦宏等人。据主创人员透露,这五十个人为了宣传国家形象,全部都是“零片酬”,所以该片“制作成本并不高”。
在国家形象的宏大主旨下,虽有杰出人士的倾情投入,但这样一场接近“举国奥运”、“举国世博”的努力还是在引发惊呼的同时,激发了媒体和公众的讨论。有人提出,邀请尚未脱离负面舆论影响的电影人物入列精英群像,而不采用有突出贡献的普通公众人物,是否难以服众。而更尖锐的追问是:这些人的“代表性”从何而来?连《中国新闻周刊》也在一篇封面文章中发出追问:“国家机关、知名策划、顶级团队、社会精英,这能为世界展示一个更清晰、更当下的‘中国形象’吗?”
对此,该片的总导演高小龙辩解说,选择杰出人物作为主要出演者,符合宣传国家形象广告片的特征。不介绍普通中国人的原因,是“担心他们在镜头前可能表现不生动”。他强调:“毕竟我们拍摄的是一部国家形象的宣传片,而不是纪录片。”至于普通的中国人为什么在镜头面前“表现不生动”,他却不愿深究:难道不正是长期的专制压迫,让大多数中国人“难得一笑”吗?
另一方面,这些“中国的形象大使”中有不少人一点也不“中国”。正如韩寒讽刺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中的演员大半是白求恩式的“外国人”一样,中国的第一部国家形象片的主演,也有不少是“外国人”,或者至少是手持欧美国家绿卡的“准外国人”。面对媒体的质疑,承担这一“重大政治任务”的上海灵狮广告公司董事长沈赞臣回答说:“我们偏重于考虑这些人在世界上都比较‘眼熟’,外国人看到他能想到中国。”
这种解释让人啼笑皆非。在十三亿名副其实的中国人当中,难道就找不出五十个如假包换的“中国人”来吗?如果说“眼熟”是首要标准,那么奥巴马内阁中的华人部长骆家辉、朱棣文岂不更加让全球观众“眼熟”?能够特邀他们来出镜吗?骆朱二人都是在美国长大,认同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效忠于美国的美国人。除了长着一副亚洲人的面孔之外,他们跟中国产党的党文化和中国的国家价值毫无二致,甚至还存在着相当尖锐的冲突。
我不禁深刻地怀疑:这五十个人真能将“剪不断,理还乱”的“中国价值”呈现出来吗?比如,大导演吴宇森虽然出生在广州,但他五岁时便移居香港。如果不是浸淫于香港自由和多元的文化氛围之中,他能成为一名独具风格的电影导演吗?九十年代吴宇森闯荡好莱坞,得以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名世界级电影导演,他更是获益于好莱坞“浪花淘尽英雄”的竞争机制。由此可见,吴宇森的成功跟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的社会机制和文化结构毫无关系。
那么,吴宇森为何如此热衷于在《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等中共的主旋律电影中担任“跑龙套”的角色,甚至无偿参加这部国家形象宣传片之《人物篇》的“义务”出演呢?这不表明吴宇森有多么爱党爱国,或者认同“中国模式”和“中国崛起”的肥皂泡,仅仅是因为他深知中国大陆是一个高速增长的电影票房市场,他试图通过类似的活动,跟大陆官方搞好关系。这不过是在商言商、一本万利的策略而已。
中国的精英阶层普遍都不相信存在一种可以向全球输出的“中国价值”,他们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透露,近二十年来,中国有数十万精英人才移居西方国家。少数回流的“海归”,也只是看中在当下中国的乱局中赚钱的机会,将家人都安置在国外,自己暂时回来“裸居”一阵而已。《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张涛在讽刺说:“淘金淘银无需国界,爱惜个人的羽毛也无可厚非,但非要腆着脸打出‘建设祖国’的旗号,而与此同时口袋里装着在星条旗下宣誓后拿到的护照,这种拙劣的包装就太不厚道了。”在这群中国的“形象大使”中,此类人士占了多大的比例?有兴趣者不妨一一研究,就可以发现这部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的宣传片,从头到尾都是一件赝品。
中共当局与其耗费巨资从事“打造中国形象、输出中国价值”的无用功,不如将从民众那里掠夺而来的言论自由权和其他基本人权归回给民众。如此,不必浪费一分一毫,中国的“软实力”就会有“飞龙在天”般的提升,中国也才有可能逐渐孕育和生长出一套活力四射、荣己益人、恒久稳定的价值系统来。
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 旧金山至华盛顿之旅途中
(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家能够输出什么价值? 全文完博讯www.peaceh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