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长明转自中文网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学校共有来自全国的学生33人,他们在校的吃、住、穿、医疗等费用都由学校无偿提供。近日,中国首次为艾滋病感染者设置独立高考考场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
消息一出,争议随即而来。不少网友表示,设特殊考场有“歧视”之嫌,认为是在给这些考生“贴标签”。更有人担忧,他们会否一直携带特殊学校毕业的标签,参与日后填报志愿、录取环节中?这是否会增加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难度?
中国想要消除民众对艾滋病的歧视,任然漫长而艰巨。
现阶段彻底消除对艾滋患儿的歧视并不现实
艾滋病患儿校长郭小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首次为艾滋病感染者设立独立高考考场。如果我们的娃娃与外校学生同考场,可能有人会抵触。”
对此,仍有一些网友质疑:给艾滋病毒携带者设置独立考场,就是一种歧视。多年来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一直告诉公众艾滋病毒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传染。
从科学普及艾滋病常识、尊重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平等权利出发,是应该将这些学生作为普通学生对待,安排在普通考场上考试的,将他们单独安排在专设考场中,还是将他们作为特殊考生区别对待。
如果这16名考生完成高中学业报名参加高考,被安排在普通考场考试,那将是真正的消除歧视,让艾滋病毒携带者和其他学生拥有一样的学习、考试机会。这也有利于消除全社会存在的艾滋病歧视。
但是,分析独立设置考场这一安排,要结合现实。如果要做到上述这一步,在当前社会是有很大难度的。其他考生、家长如果知道考场上有艾滋病毒携带者考生,很可能反对,进而出现冲突由此影响高考秩序,而这种反对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国家目前已有相关法规,表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应给予他们关爱帮助,甚至在《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条中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但是道德层面上的法律又能约束得了多少人?这是法律管辖范围以外的,没有人能够控制他人的思想,改变他人的观念。
近年来,针对青少年艾滋病毒携带者增多现象,有的省招考部门和高校已经在体检中增加了艾滋病检测。从积极角度说,这是帮助艾滋病毒携带者早发现、早治疗,以及避免进一步传播。而从消极角度看,假如存有对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歧视,那些被测出有艾滋病病毒携带的考生就有可能在升学录取中被歧视性对待,这是需要警惕的。
艾滋病患者现实:在歧视的夹缝中生存
自2007年起,艾滋病成为中国造成死亡人数最高的传染病,并延续至今。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国内发现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57.7万人。经测算估计,全国人群的总感染率为0.06%,换言之,我国每1万人中有6人“染艾”。此外,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
小金从2007年开始,就在志愿者团队里帮忙,没想到越帮越忙。2012年时,小金成为这里的全职员工,经常是医院和办公室两头跑,陪着艾滋病患者去医院就诊,或是为感染者提供检测咨询服务。他也不敢告诉家人他的具体工作内容,只说是从事医护工作,怕家里人听到“艾滋病”的字眼,会极力反对。
小金说,从事防艾工作这几年,他见过太多感染者遭受歧视的案例。2013年,一名河北省的感染者在确诊之后,回老家办理登记手续。当地的民政部门到他们村里,将他的情况都告知了村委会,使得全村人都知道了他感染一事。第二天,他的父母就与他断绝关系。直到2016年他罹患脑炎,去世前母亲才过来看一眼,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位感染者的丧事,还是由他的朋友和当地的防艾小组一同料理的。
小金分享了另一名感染者的遭遇。该感染者因重症住院,家里人却不愿支付治疗费用,多方劝说之后才同意“给治两千块钱的”。在其病危之时,家人把却把患者的银行卡密码要走了,之后再未出现过。病人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我再也不信你们了。”
该防艾工作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认为,艾滋病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源就是歧视。目前,社会上仍大多漠视他们的存在,“冷暴力”现象普遍。
【延伸阅读】印度颁布新法禁止歧视艾滋患者
近日,印度颁布的一项禁止歧视艾滋病毒(HIV)感染者的法令引发了民众激烈讨论,该法在印度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报道称,印度是南亚第一个通过颁布法律,禁止人们歧视其国内21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国家,此外印度政府还重点关注到了艾滋病感染者的工作、住房、教育和住院等问题。
印度议会在4月13日通过了有关艾滋病毒和艾滋病预防及控制的草案,对饭店、商店等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拒绝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入的情况,从法律上做出了禁止性规定。
2016年,联合国报告称,印度有100万HIV携带者正在接受治疗。在印度的大城市,歧视艾滋病患者的事例已有减少,但在更保守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对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敌意仍然根深蒂固。携有HIV病毒的孩子被剔除出校,成年人遭解雇,家人拒绝他们回家,甚至因为没有医生愿意碰触他们,医院也拒绝为其提供治疗。4月11日,印度卫生部长纳达(JP Nadda)对该法案表示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