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平转自对华援助新闻网
拆十字架主凶夏宝龙应该悬崖勒马
对华援助协会特约评论员 郭宝胜
根据浙江和温州的官方媒体报道,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6月25日在温州调研宗教工作,并主持召开宗教界人士座谈会。而与此同时,根据对华援助协会新闻网消息,6月24日及25日两天之内,浙江温岭的肖村堂、鸡鸣堂、坦头堂及下洋林堂等,至少有六座教堂的十字架被当局强拆。温州苍南石盘教堂的十字架也被拆除。而在杭州、台州两地,当局以“不拆十字架就拆教堂”做威胁,使杭州市、桐庐、临安及余杭等区域的教堂十字架在过去十天,几乎被拆尽。6月30日早晨,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的鸭兰村教堂十字架被强拆,29日,台州市泽国基督教堂也被拆十字架,信徒们为其祷告,欲哭无泪。
由此看到夏宝龙此次来温州的确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此行的目的,大致有三个:一是传达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关于宗教工作的精神,即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有意通过浙江及温州为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基督教中国化运动,当然包括拆十字架;二是验收去年拆十字架的成果、督促今年继续在浙江境内全面展开拆十字架工作,直至拆完;三是加强官方三自会领袖们拥护拆十字架的决心,进一步强化对三自会高层的控制。
就第一个目的而言,夏宝龙在宗教界人士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做到政治认同、社会适应、文化融合;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这进一步说明浙江拆十字架运动不是夏宝龙个人的意气用事,而是中央宗教政策的统一部署,夏宝龙只不过是贯彻上意,将基督教中国化政策全面贯彻而已。基督教中国化不仅包括神学教义的改变,也包括教堂建筑的中国化,就是拆除十字架,这在前不久浙江省推出的《浙江省宗教建筑规范(草案)》中表述为教堂十字架只能贴附在教堂墙壁是一致的。所以浙江拆十字架运动不仅是中央统一部署,而且极可能是中央在全国推行其政策前的试点,在温州及浙江的试点做好了,就可以推向全国。
根据对华援助协会特约记者乔农近日采访著名家庭教会牧师张明选牧师说,浙江省作为拆十字架的试点省份,当完成这项指标后,下一步可能就是全国的教堂十字架。因此,这次夏宝龙的温州之行,其实是当局在考察试点、总结经验、验收完毕后欲推向全国之举。而全国的信徒们,就应该加倍警醒、提出应对方法。
就第二个目的而言,夏宝龙今次在温州期间,也正是浙江掀起自去年拆十字架以来又一次拆十字架高潮时候,杭州著名基督徒作家昝爱宗说:“听说6月30日之前,杭州的(十字架)都要被拆除,有的可能还来不及拆。但都要拆。因为在一个多礼拜之前,他们就有命令,说十字架都要拆”。根据确证的消息,杭州地区的桐庐、建德、临安、淳安、余杭、拱墅区和西湖区的教堂十字架,几乎都被拆除。目前仅富阳区尚有一座十字架未拆。另外,萧山及周边地区的教堂十字架,很快就要被拆。所以,夏宝龙到温州,是在督促浙江各地彻底地完成拆十字架的任务,去年完成的,给予表扬;去年没有完成的,今年一定要完成。魔鬼对教堂的逼迫,正是步步紧逼,不达目的不罢休。
夏宝龙今次到温州的第三个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控制所谓的宗教界领袖人物、爱国基督教人士。根据《浙江日报》报道,共有12位宗教界代表围绕宗教中国化问题交流看法、发表意见。有的提出,加快教会本地化建设,要从神职本地化、制度本地化、礼仪本地化、圣艺本地化、神学本地化等5个方面去践行;有的谈到,宗教要在中国发展,就必须与中国文化相适应,不相适应就无法被人认同,就会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影响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有的认为,基督教要与中国社会相适应,就要实现从“基督教在中国”向“中国基督教”的转变;有的表示,宗教没有法外特权,要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不做违反政策法规的事,把宗教活动纳入正常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有的谈到,要把握宗教的主要教义,也要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来进行处境化神学建设,使各类宗教更和谐地与自己的同胞相处,在宗教中国化的问题上,大家达成了一致共识。
以上可见这些所谓宗教领袖完全是在极力迎合官方宗教政策,是在曲意逢迎、卖主求荣、玷污信仰。他们积极配合基督教中国化政策、对拆十字架的始作俑者夏宝龙溜须拍马、认贼作父。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浙江信徒中引起极大反感。在国内微信群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基督徒声明:
起来,我们抵制吧!
6月25日,夏宝龙来温州与潘兴旺、欧阳后增、孙彰道、吴圣理、陈同明、袁振国、元春根、胡龙建、秦志华、朱礼斌、腾道恩、王增加之流进行会谈。以上所列之人自称“牧师”,妄称“基督教代表”,不仅漠视浙江省各处教堂十字架遭受强拆,替政府站台大唱教堂和谐之歌,还大言不惭基督教中国化之言论。这亵渎基督、背叛教会、伤害信徒之言行,极大激发众信徒的愤慨。为了维护基督与教会的尊严,为了警戒这些叛教之人,为了教导众教会之信徒,为了传递众教会的心声,特制定此抵制倡议!
抵制行动建议做法:
拒绝接纳:视潘兴旺等人为外邦人,对他们遵循“不问候、不谈话、不接触”的原则。凡我们的教堂、凡我们的住处,拒绝他们踏入一步,全然拒之门外。
拒绝聆听:教会任何聚会不在请潘兴旺等人出席。若有某些教堂不如此行,等这些人上台“讲道、讲话”之时,皆以起身离座以示抵制抗议。
拒绝接受:从今以后,不再称呼他们为“牧师”,也不再接受他们的圣职权威。既不出席他们所主领的“圣餐”,也不认同他们所施行的“洗礼”,同样拒绝承认他们所按立的任何“圣职”。
以上的抵制倡议,众信徒可凭你从神领受的感动而遵行。倘若教会能形成决议,教会各位信徒共同实行,倘若牧区可形成决议,牧区各个堂点共同执行。让我们起来一同抵制吧!
2015年6月29日
这正如圣经约翰福音13:2:“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这些三自会的领袖,早已铁了心作犹大,而且不少可能还是地下共产党员,所以他们肯定对拆十字架运动双手称快。让人欣慰的是浙江不少基督徒发起的抵制“犹大”行动,要让这些危害教会、买主求荣的所谓牧者们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全国基督徒都应来支持这个抵制行动。
总之,从表面看,夏宝龙的这次温州之行看似其目的已经达到,浙江全境的十字架将要被拆完,而且浙江经验很快要推向全国,浙江以潘兴旺为首的多个所谓爱国基督教人士也对拆十字架运动极力拥护,对基督教中国化等党的基督教政策大唱赞歌。但在实际上,夏宝龙及其上级以所谓的基督教中国化为旗帜、大肆践踏信徒信仰权利、严重迫害基督教及其文化建筑,野蛮粗暴、愚昧残忍,早已引起神人共愤、天怒人怨、举世谴责,夏宝龙之流反基督教、反人类、反文明之举,已经和ISIS一样,成为威胁人类存在和文明的恐怖行为,必将得到国际社会更进一步的揭露、谴责和抵制。
而对于“山雨欲来风满楼”、更大一波迫害基督教狂潮已经来临下的国内信徒,一定要靠主坚立站稳。无论三自会信徒、还是家庭教会信徒,都要高度警惕当局以基督教中国化为目的统战、渗透、改造工作,严防教义被更改、教牧被收买;也要警惕当局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挟持基督教,使中国基督教成为当局实现所谓的“大国崛起”和“中国梦”的工具。更加要刚强壮胆的是,在每次的拆十字架迫害临到时,靠主得胜、“以善胜恶”,能采取非暴力抵抗的就坚决不放弃。中国基督徒为捍卫十字架而做出的非暴力抗争,必将能推动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进程。一切正如圣经约书亚记1:9:“我岂没有吩咐你么。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附新闻:夏宝龙在温州主持召开宗教界人士座谈会
2015年06月27日08:29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省委书记夏宝龙6月25日在温州调研宗教工作,并主持召开宗教界人士座谈会。他强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建设“两富”浙江、“两美”浙江作出积极贡献。
夏宝龙考察了温州部分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堂开展“同心同行、共建和谐”活动的情况,对他们开展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并向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致以祝福。
赵一德、陈一新、孙文友陪同调研。省直有关部门和温州市有关负责人,省及温州市基督教、天主教代表人士参加座谈。12位宗教界代表围绕宗教中国化问题交流看法、畅所欲言,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会场气氛热烈、融洽和谐。有的提出,加快教会本地化建设,要从神职本地化、制度本地化、礼仪本地化、圣艺本地化、神学本地化等5个方面去践行;有的谈到,宗教要在中国发展,就必须与中国文化相适应,不相适应就无法被人认同,就会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影响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有的认为,基督教要与中国社会相适应,就要实现从“基督教在中国”向“中国基督教”的转变;有的表示,宗教没有法外特权,要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不做违反政策法规的事,把宗教活动纳入正常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有的谈到,要把握宗教的主要教义,也要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来进行处境化神学建设,使各类宗教更和谐地与自己的同胞相处。在宗教中国化的问题上,大家达成了一致共识。
夏宝龙在座谈时充分肯定了爱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积极贡献。他说,这些年来,大家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展现了应有的精神境界和责任担当。
夏宝龙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做好我省宗教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做到政治认同、社会适应、文化融合;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法律与信仰的关系,把握好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引导宗教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使他们当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推动者。(记者 应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