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强制堕胎观察:杨支柱:所谓「计生致贫者」与计生受害者

2015年02月09日 综合新闻 ⁄ 共 200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陈强转自博讯网

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相对于多子女家庭享有特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春节将至,各地卫计委敲门纷纷慰问所谓计生贫困户。一些反对计划生育的人借此做文章,说什么这是「计生致贫」,证明少生快富是骗人的,呼吁加强对「计生致贫者」的照顾,特别是加大对「失独」父母的「补偿」力度。

这种言论,完全是跪在地上给卫计委擦屁股。打着批评计划生育的旗号博取「超生」家庭的信任,一遇到利益分配问题,就一屁股坐在独生家庭一方,继续对「超生」家庭进行歧视:为什么政府的救济不是以贫困程度为标准,而是以是否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为标准?

其实这些「光荣」的「计生户」成为贫困户的原因或者是因为疾病、意外,同时也因为自己年轻时不养、少养孩子过得太舒服了,并非计划生育政策损害了他们。计划生育政策一直是赋予他们特权的,无论是他们当年富裕的时候还是现在。这种特权远不仅仅是那点微不足道的独生子女费或独生子女入学优惠、中考加分,它主要是通过对「超生子女」及其父母的歧视表现出来的。被「超生」罚款或「社会抚养费」逼得倾家荡产的「超生」父母与「超生」孩子,无论是入学、参军、招干、就业、评先进、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都受到歧视。当他们不幸落魄,譬如一个孩子死于地震或车祸、溺水,另一个患上了严重疾病,还要被排斥在社会救济的门坎之外。提出这种将「超生」家庭赶尽杀绝主张的人如果是计生干部,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自称为民请命,甚至自称反对计划生育。

真正计生致贫的是那些因强制计生手术失去劳动能力的和被「社会抚养费」罚得倾家荡产的。计生委或卫计委从来不会慰问这些人,相反,对前者是避之唯恐不及,对后者是敲骨吸髓。

索取「失独补偿」的父母,即便是强制堕胎的受害者,也仍然是邪恶计生的共谋者。假如一个人被强制堕胎了第二个孩子,然后第一个孩子不幸遇到了车祸,他应当向谁索赔?显然是就强制堕胎向国家索赔,就交通事故向肇事司机或其雇主索赔。拒绝就强制堕胎向国家索赔,反而就交通事故向国家索取第二份赔偿,其支持计生和谋取特权的立场显而易见。

网友「防风」提出另一种「计生致贫」。他说,「记得2006年重庆有个调查,发现当时贫困户绝大多数是以前的计生积极户,而且有些计生积极户还是当时农村最能干的农民,这说明计生根本就是致贫的原因。」

这是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对于没有社保或只有象征性社保的农民来说,养儿女是投资行为。省下一部分收入拿去投资的人跟把收入基本上用于当前消费的人相比,当然前者的晚年会富裕一些。但是这能说是「计生致贫」吗?这些人既然是计生积极户,就是说他们是自愿不生、少生的,即使算他们是受害于计生,「受害人故意」也是法律上免责的充分条件,别人没有义务「补偿」或「赔偿」他们。日本、德国都有大量不生孩子的,中国古代也有少量不生的或独生的,如果他们老年贫困了,是否也可以谋取一份不同于(同样困难的)多子女父母的特殊养老待遇?

受益人就不可能同时是受害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通常也不可能发生在经过数十年、加入了许多中间因素之后。如果把不养、少养孩子受到计生奖励说成老年贫困的原因,那么西班牙殖民者作为当年从南美运走大量黄金的受益人,也可以因为黄金太多引发西班牙国内通胀和国人不思进取等原因,把自己说成南美殖民地的受害人,向南美殖民地索要「补偿」了。如果把不养、少养孩子受到计生奖励说成老年贫困的原因,那么一对有两个儿女的夫妻,小儿子受到父母的溺爱并继承了全部遗产却很快挥霍光了,大女儿从小帮家里干活却没有得到任何陪嫁和遗产,是不是这个晚年更加凄凉的儿子也有权要求他姐姐给他「补偿」?

由于计划生育危害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社会来说可以说是「计生致贫」。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只有计生受害者才能说是计生致贫,计生受益者数十年后变得贫穷不能说是国家计生致贫,顶多只能说是自己少生致贫。

无论是否「失独」,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相对于多子女家庭特别是「超生」家庭享有特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明明是计生政策的受益人,却总是理直气壮地以受害人自居,要求照顾或「补偿」的声音远在真正的计生受害人之上,居然还获得大量「公知」甚至不少所谓「反计人士」的认同。如此黑白颠倒,当然是拜半个世纪以来的计划生育宣传和长期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分裂所赐。在这样的氛围下,即使是反对计划生育的人,也往往跳不出计划生育这位如来佛的手掌心。

譬如自称反对计划生育的携程网董事长梁建章最近标新立异,给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员工无息贷款鼓励她们生育第二孩。这个做法不过响应上海市卫计委的号召而已,上海市卫计委前几天不就在呼吁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家庭生二孩吗?梁建章这个做法仅仅从引起关注和讨论的角度有点意义,但是在目前言论被严控的局面下,由于反计划生育一方的言论受到严重束缚,此举的意义只能体现在新闻上而无法体现在讨论上。当然,在另一种意义上,梁建章这样做是一个创举——一个很便宜的企业广告。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