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威转自博讯网
李伟才,笔名李逆熵,香港著名科普作家。曾任职中学教师、太空馆助理馆长、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港大国际学位课程中心总监。一九八五年因致力普及科学获选为十大杰出青年。现为香港科幻会会长、香港科学馆顾问委员会委员,及网台节目「浩浩熵熵」主持人。至今发表著作逾三十本。
|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虽是老生常谈,却包含着重大的真理。世上当然有一些人透过艰苦奋斗和本身的聪明才智致富,亦有一些人因为好食懒非或天生鲁钝而陷于贫困。但问题是:(1)他们在社会上属大多数吗?以及(2)无论贫、富的成因为何,它们是否有自我延续的倾向?
社会学家的研究显示,导致贫富差异的不少因素固有其必然性,但不少亦有很大的偶然性质(如疾病、意外、天灾)。而贫富差异一旦形成,它们确有透过「正反馈回路」而自我延续甚至强化的倾向。「富者愈富」属反馈中的「良性循环」,学者称之为「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 」;「贫者愈贫」属反馈中的「恶性循环」,学者称之为「贫困陷阱 (poverty trap) 」。
「马太效应」这个名称最先由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 (Robert K. Merton) 提出,名称来自《圣经‧马太福音》的一句:「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举一个简单例子:假设一条街道同时开了数间茶餐厅,再假设它们的食物质素、服务水平和价格皆没有显著分别,因此彼此的生意在最初也无大分别。但由于随机性的波动,假如某日其中一间的人客较往常的多,则热闹的情况可能吸引更多人前来光顾,结果当然便是一个良性循环。久而久之,由于收入增加了,这所茶餐厅于是可以改善食物质素服务水平,从而吸引更多客人,最后成为数间茶餐厅中的姣姣者,甚至会将一些同业淘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然有其道理,但社会学家的研究显示,上述情况里的「偶然」和「反馈」在现实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较我们所想象的大得多。例如一个艺人某次演出很受观众受落,于是获得更多演出机会,于是受到更多观众欢迎。英语中有所谓 Success breeds success (成功会衍生出更多的成功),名成利就的人会更加名成利就,人生自古皆然。(我们还未有考虑那些含着银匙羹出世的「富二代」、「富三代」呢!)
过去数十年来,科学家已把上述的老生常谈放到一个坚实的分析基础之上。基于经济学家 Thomas Schelling 所提出的构思,两位学者 Joshua M. Epstein 与 Robert Axtell 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立了一个名叫 Sugarscape的「行动主体计算模型 (agent-based computer model) 」。这个模型显示,即使初始条件一样,计算机运算中的行动主体也会先因偶发的因素,继而透过累积(正反馈)作用,出现了「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
信奉自由经济的人都强调,即使我们身处贫困厄运,都应该自行努力改善生活,而不应依赖政府的施舍,因为「福利会鼓励懒人」。然而,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 (Jeffrey Sachs) 在他的著作《贫穷的终结 (End of Poverty, 2005) 》之中指出,坠入了「贫困陷阱」的人固然要努力自救,但如果他们连梯级的第一步也无法攀上,则任他如何努力也是徒然的。世界上不少贫穷国家所面对的,便正是一种这样的境况。
也就是说,要是有人认为市场是「自然地合乎公义 (naturally just) 」并可解决一切资源分配的问题,他要不是无知便是别有用心。
来源:香港立场新闻 (博讯 bo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