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劳工权益观察:中美媒体关于"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报道的比较分析

2015年01月01日 综合新闻 ⁄ 共 158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任宜增转自人民网

内容摘要:通过对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美国媒体关于“富士康员工跳楼”这一悲剧性社会事件的调查性报道展开高、中、低三个结构层次的框架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媒体对该悲剧性社会事件表现出了值得肯定与张扬的、共通的人性关怀。同时,它们将该事件置于了不同的报道框架,中国大陆媒体关注跳楼员工的社会生活、情感寄托,台湾媒体关注事件对台商的影响以及台商的管理模式问题,香港媒体既关注跳楼员工的生活,也关切事件对台商管理模式的影响,美国媒体关注富士康员工加薪之后对美国企业乃至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同地区媒体的报道框架因意识形态与文化差异、媒体本身所代表的立场或利益不同、与该事件关联的程度与角度不同、媒体运作惯习不同而产生,虽无好坏优劣之别,但即便是对“富士康员工跳楼”这样的悲剧性社会事件,群体间语言偏见和内外视角报道倾向明显存在,仍是跨文化传播需要努力消弱或降低的问题。

关键词:“富士康员工跳楼” 悲剧性社会事件 群体间语言偏见 跨文化传播

一、选题背景

2010年5月,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员工连续坠楼事件成为中外媒体共同关注的舆论焦点。从2010年1月23日19岁的马向前坠楼身亡到2010年5月27日,深圳富士康公司共有14名员工坠楼,12人死亡,2人身受重伤入院治疗,此外还有一人割脉自杀未遂。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调查与解读这一悲剧性社会事件。本研究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解读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媒体对该事件的调查性报道,探讨其异同及报道思路和话语逻辑。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框架理论

“框架”(frame)最早是由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于1955年提出的一个认知心理学概念,1974年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第一次将之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框架”的概念被引入新闻传播研究,成为定性研究方法的重要观点之一。

新闻传播研究中的框架是指“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新闻框架(news frame,有时也称为“媒介框架”)是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应用并形成的理论形态。新闻框架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媒介如何反映现实并规范人们对其的理解。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新闻框架“框限”(或框选)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及主观地“重组”这些社会事实,最终赋予了新闻文本特定的意义,建构了客观社会现实,也影响了受众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与理解。由此可见,新闻框架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为“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

潘忠党曾指出,新闻框架的本质是强调不同的基本的价值观念。 媒体选择、强调与突出某种新闻框架往往揭示或暗示了其中所蕴含的特定的新闻主题、价值倾向等。关于新闻框架的研究异彩纷呈,其中,臧国仁将框架的内在结构划分为高层次结构、中层次结构与低层次结构三个结构层次。 高、中、低三个框架层次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分析架构,能够对报道文本进行组合的、全面的、多层次的分析,反映新闻报道的总体情况。

(二)群体间语言偏见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群体间语言偏见理论指出,当描述一个内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或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时,人们往往使用更为抽象的语言;而当提起内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或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时,人们则使用更加具体的语言。

两种机制促成了群体间语言偏见,即:一是动机机制,即人们都有保护内群体的动机,而群体间语言偏见恰恰强化或保护了人们的社会认同。具体语言可以将行为与行为人区别开来,而抽象语言则习焉不察地体现着行为人稳定而持久的性情特质。因此,群体间语言偏见是一种称许内群体,贬损外群体,从而维护内群体形象的做法。二是认知机制,即与期待不一致的行为相比,人们在描述与自己期待一致的行为时更倾向于使用抽象的语言。其原因在于,与期待一致的行为凸显出稳定性与典型性,使用相对稳定的抽象语言进行描述更为合适。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