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贫困问题
依照贫困问题研究专家的思考架构,中国贫困问题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一是绝对-相对维度;二是地区-个体维度。
中国的绝对贫困是指人的生活水平。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有多少贫困人口?中国自称还有6千万贫困人口。但这是按照旧的联合国标准人均每天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计算的。如果按照新的标准人均每天2美元,中国有大约2亿人口在贫困线下。
相对贫困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相对于整体发展水平处于低收入的阶层的相对收入比重。实际上是指贫富差距。按照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根据北京大学的研究,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73。 这是世界最坏的情况。
以上绝对-相对贫困都说的是个体之间的贫困问题。中国贫困地区问题更严重,地区贫富之间贫富差距也更大。中国官方资料显示,1986年中国首次宣布有386个贫困县,到2013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二十多年之后,中国的贫困县反而增加到592个。
衡量贫困还不能仅看用于生活水平的金钱额度。贫困人口不光是用收入来衡量,还有教育、医疗和卫生条件等等。世界上有些国家,穷人收入不多,但有社会保障。而中国这些贫困人口,也正是那些什么保障都没有的人,没有教育,有人一辈子没吃过药,也没有什么自来水这些卫生条件,所以这些人都是绝对贫困人口。事实上,在中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不仅收入低,而且花费同等金钱的生存条件要比富裕人群和地区更恶劣。他们没有福利,要负担许多富裕人群和地区由国家补贴的支出。同等服务和商品,他们要支付更多的钱成本,得到质量更差。他们的生存环境更恶劣。更悲哀的是,他们更加缺乏社会流动和改善生活的机会。
-
中国民主党中国贫困问题观察员 陈明威
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