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波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中国环保部日前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土壤污染数据,北京律师董正伟就此提出行政复议。中国环境污染状况及复议结果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继中国主要城市近期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后,相关主管部门秘而不宣的土壤污染状况也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今年1月30日,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向中国环境保护部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以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等信息资料。
上周日环保部就此作出回复。在发给申请人董正伟律师长达22页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当中,环保部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方法、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作出了解释,但唯独就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数据以涉及“国家秘密”为由而拒绝公开。事情经过由董正伟律师在新浪微博发布之后,迅速引起国内舆论的关注。
官方中广网的评论指出,土壤污染数据不公开不但不利于污染的治理,也阻碍了公民知情及监督权利的保障。而行政部门对公共信息的过分遮掩反倒犹如掩耳盗铃。
在广州的公益维权律师唐荆陵表示,环保部将公共信息列为“国家秘密”的说法并不成立:
“环保部拒绝信息公开显然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它所采用的理由认为,对土壤状况的调查涉及国家信息,如果是涉及战略性资源或者有军事价值的资源信息可能还说的过去,但是有关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本身就是必须要公众知道的信息,本身的目的就是用于和公众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不涉及会损害国家利益。(环保部)拒绝公开显然引用的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本台记者周三没能联系到董正伟律师本人,但董律师当天在新浪微博中指出,土壤污染信息与空气污染、水污染存在一定的关联,环保部信息不公开是滥用职权、怕污染数据成为公众批评其失职的依据。
北京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北京”的负责人宋欣洲也对公民主动要求政府履行信息公开义务表示赞同。他认为,目前只有通过法律明确所谓“国家秘密”的界定范围,才有可能避免行政机关借此阻碍公共信息的公开:
“这是长期形成的国家对信息公开所持有的态度。目前,确实是很多地方是把环境问题当成一个政治问题在对待。从信息公开等等,国家采取的是一种保守的态度。这个需要一种改革,从整体意识上作出改变。通过法律推动国家对(秘密)界定的明晰,到底哪些是涉及到国家机密?现在如果没有一套完备的标准,(行政部门)随时会用国家机密这种言辞,拒绝公开任何的信息。”
唐荆陵律师则指出,环境污染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状况。而目前污染问题难以根治的原因,与政府重发展轻环保的行政模式存在直接的关系:
“主要的问题就涉及到当局的政策取向和民众的取向发生了比较大的冲突。政府当局的政策取向是促进所谓表面的经济发展、着眼于具体的经济数据。但是这些经济数据有可能是为以后的发展埋下很大隐患的,象污染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状况。目前的政府着眼于任内经济数据表现的时候,为土地、为环境就买下很大的祸根,导致在将来的社会当中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去治理或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当局存在自己的短期利益和国家长期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他们选择维护其短期利益,显然是十分错误的。我认为原因就在于,政府当局个人的利益、短期利益和民众的利益是相冲突的。”
就环境保护部拒绝公开土壤污染调查数据的答复,董正伟律师周三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申请书要求确认该部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上述信息的答复内容违法,并再次要求环保部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