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私营企业观察:企业家们要选择积极的表达和行动

2013年09月24日 综合新闻 ⁄ 共 243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杨锋转自南都报

最近,企业家的社会态度与联合自救的表达,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焦点。而这一切的源头,很大程度来自于正和岛岛民、企业家王瑛因反对“柳传志的在商言商”而公开发表的“退岛声明”。近年来,重庆“黑打”中企业家的遭遇,吴英案、曾成杰案等,给企业家界带来了强烈的震动,引发了两极反应,一种是企图远离政治的“在商言商”,一种则认为避无可避,只能直面。近日,王瑛就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国市场经济现状等话题,接受了南都评论记者的专访。

企业要非常彻底地和权力切割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之前的“退岛声明”以及随后在媒体上的多次发言,与王石最近的“不能为避免引火烧身而选择沉默”的讲话,除了获得了公众的支持外,商业界认同你二位观点的占比多少?

王瑛:看上去获得的支持相当普遍,舆论几乎是“一边倒”,但这和企业家们的实际选择不是一回事。我认为,让企业家自己去思考和参与企业家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讨论,对于他们自身的成长是有裨益的。但这里涉及到一个“说是说做是做”的问题。回到现实中,绝大多数企业家在行动上仍然“为避引火烧身而选择沉默”。毕竟,要顾忌多方关系和利益。

南都:从经营企业的角度来说,“在商言商”算是比较务实的态度,在你的“退岛事件”中可以发现,还是被很多企业家接受的。但这在社会层面,被看作是一种犬儒主义。你在内心理解这种态度吗?

王瑛:企业家的一举一动都要尽量规避风险,不单为自身考虑,还要为与其利益攸关的群体着想,这是情理之中的。企业家有着自己的难处和无奈,说犬儒主义有些冤枉。企业家阶层总体倾向保守,我们不能把挺身发言、登高一呼作为对他们的要求和期待,这是不现实的。但他们也应认清和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即起码保持沉默,不参与制造恐惧,守住不传播和扩散恐惧这一“底线”。中国经历过把私有制连根拔掉、传统社会结构被彻底粉碎、文化传承以及中西方交融戛然而止、全面封闭的社会形态。其极致形态的“文化大革命”,虽然过去了30多年,但遗留下来的种种心理惯性早成为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一旦被刺激,仍有蔓延成一种公共危机的潜在趋势和雄厚基础。迅速传播和蔓延的集体恐惧是大规模倒退回“文革”类社会形态的序幕,一切将从制造集体恐惧开始,从制造对恐惧的恐惧开始,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再为制造恐惧的人和势力帮腔,推波助澜。

曾成杰的案子也给这个话题做了一个注脚:其一,表明无论是“在商言商”,还是一味地妥协躲避都保护不了自己;其二,说明企业家应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把捍卫自身的合法利益,包括维护私有产权、保卫市场经济、建设法治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我相信,当企业家合理恰当的政治表达与企业生存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并拥有一定的伸展空间,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上一定会有作为的。

南都:“在商言商”,显然是一种务实的退缩策略。但越退缩,干预触手只会伸得越长。但若企业家真的直面,又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这好像就陷入了一种困境之中,你觉得该如何破解?

王瑛:中国这30多年来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中国企业在某些层面、某些领域里,自由度很大。由于各地政府都会有人非常希望在自己的辖区和任内,可以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好企业,他们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服务意识也很强。也就是说,我们在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不同的中国。我特别希望中国的企业家,在这点上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到有阳光的地方去,在充分市场化的、相对完整和健康的发展空间里去寻求发展。换句话说,要开始非常彻底地和权力切割。这既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也是对自己最大限度的保护。

对于如何破解困境,我觉得还有两点很重要。企业家除了要做好自己的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到中国社会的重建中去,并注重在参与社会建设和公益慈善活动的过程当中,改变自己。这些活动,能够给我们一种内心的力量、现代社会知识的给养和公共生活的训练,让我们更好地按照现代社会、现代企业的要求和互联网对组织形态变革提出的要求、界定的方向,经营好企业,学做好公民。企业家在这方面的积极参与,也是对中国公益事业更有效发展的支持。

企业家们要开始考量,是不是即使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不能仅仅站在“不说话”的底线上,而是选择积极的表达和行动。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既是对时代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

中国现今的资源配置未和权力分开

南都: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曾说,在中国制度下,中国商人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更不能形成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因为“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你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何在?

王瑛:因为当下中国社会的资源配置从未与权力分家。依照现代社会发展模式,资源配置和权力之间是有界限的,应该以界限的划分为前提,规范和约束公权力的职权范围、行权方式。把资源配置交给市场,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而中国还未到这一步,公权力始终是资源配置的主导。

南都:那你觉得中国商人有无可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形成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

王瑛:随着中国的开放、改革,以及现代市场经济、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的逐步发展,企业成为了市场运作的主体。企业家界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是企业主,一是职业经理人,当然,是做到一定层面的职业经理人。这两拨人,在这30年来已经拥有了财产和企业平台,成为一个不断壮大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这个队伍要成为中国社会重构的力量,一要与权力彻底切割,二要积极地向现代企业的组织形态靠拢。第一点前面谈过了,第二点要求我们摒除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拥举老大”的模式,摆脱要么追求做“老大”的舒适,要么没有“老大”就没有安全感的心理。企业想有“独立”于权力的品质和能力,还应该自觉摆脱对组织化模式的崇尚和依赖,学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发育企业组织。这关系到企业家为自己、为团队、为员工建立一个怎样的日常化、持续性的“训练场”,关系到我们在整体上是向着什么方向生长。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