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监控公民技术观察:中国互联网审查重心转向微博

2013年04月17日 综合新闻 ⁄ 共 525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刘超转自中国人权

时至2009年年初,中国官方已经摸索出一套完整的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对外用“长城防火墙”(GFW)拦截中国境外网站的“不良信息”,对内利用政府工作人员的直接审查和互联网运营商的间接审查相结合的机制控制境内网站的“不良信息”。1 中国互联网新闻网站、论坛及博客等网站内容已经完全受控。

与审查内容相配合,当局以最高人民法院通知的形式完全剥夺了网络用户依法维权的任何可能。2009年7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涉及互联网管理案件立案审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于涉及互联网管理的案件不予受理,不出具法律文书”,其中对“涉及互联网管理案件”作了明确说明:“涉及互联网管理案件包含因网络管理引发的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民事纠纷主要表现为因网站根据相关管理部门要求,删除起诉人发表在网络上的文章、言论以及网页等,或者关闭起诉人的博客、论坛、帖吧、网站等引发的纠纷。起诉人大多以其与网站建立网络服务合同,网站未经其同意或未通知本人单方删除文章、关闭网站为由提起诉讼。行政纠纷主要表现为起诉人不服相关管理部门删除起诉人发表在网络上的文章、言论或者关闭起诉人的博客、网站等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处罚行为而提起的诉讼。”2

但2009年中国的一些类推特平台,如“饭否”(fanfou.com)、腾讯“滔滔”已经日渐活跃,在2009年6月发生的湖北石首骚乱事件及同年7月发生的新疆“七五”骚乱事件信息传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网络监管部门要求“饭否”处理一些有关新疆问题的“不当”言论时,发现网站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七五”事件后3天,中国的“饭否”、“叽歪”等类推特平台被政府要求关闭,随后,推特(Twitter)、Facebook等境外网站在大陆被禁止访问。

当你搜索被当局限制的内容时,新浪微博就会出现这样的告示:“抱歉,此内容违反了《新浪微博社区管理规定(试行)》 或相关法规政策,无法进行指定操作。如需帮助,请联系客服。”搜索时间:2012年11月。

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此后,网易、搜狐以及腾讯也紧随其后,纷纷推出自己的微博。截至2009年底,新浪微博用户约为500万——数十倍于当时中文推特的用户。3 业界一般认为,当局是想利用国内互联网运营商成熟的内容监管能力,实现对微博产品内容的有效监管,从而用受控的国内微博服务抵御不受控的境外推特服务。新浪微博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专门的信息过滤和监控部门,每天通过机器智能加人工的方式对用户发布的微博进行信息监控管理。由于微博的集成化和开放化,信息传播速度快并且广泛,以及可通过手机或其他外部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发布,在对“不良信息”的监控上势必难度大增,也给产品运营带来巨大风险。2010年7月,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及腾讯的微博,有的转为“测试版”,有的甚至短暂关闭。4 媒体报道称,是因为当局发现部分微博出现过激言论而且没有屏蔽敏感词,要求关停整顿。有业内人士表示,这表明当局的态度是“我没有关闭你,但我随时可以关闭你”。目前只有新浪微博去掉了“测试版”字样。5

此后,各平台均加大了审核的投入。2010年9月,新浪正式聘请十名自律专员监督网站内容,6 后来在官方推动下,这个制度推广到各大网站。7但微博用户数量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资料,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增长到1.95亿。8 一系列重要的舆论事件和社会事件得以依托微博这个平台催生和扩散,包括:

2010年12月25日,浙江省乐清市寨桥村原村委会主任钱云会意外死亡事件,引发网络广泛质疑,多个以微博为依托的公民调查团奔赴当地调查。2011年2月20日,中国“茉莉花革命”爆发,信息在推特和微博得到广泛传播,数以百计的活跃人士被抓捕,引发国际舆论的广泛声讨。2011年6月20日,新浪微博昵称“郭美美baby”和实名认证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用户在微博中炫富,引发网络舆论对中国公办慈善事业的持续质疑,并导致公众捐款数额几尽至零。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造成40人死亡,搜救行动是否过早结束、堕地的后车车头被迅速掩埋、政府控制媒体和司法系统等问题使中国铁道部遭到了中国社会各界的质疑。2011年8月14日,辽宁省大连市的民众对二甲苯(化工业简写为PX)化学污染工程项目的公民抗议运动更是完全依托微博平台成功发起,这个事件甚至不得不迫使新浪微博首次使用地区封禁的措施来限制所有来自大连地区的用户发布信息。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永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微博用分布式表达,扭转了网民在言论领域的空间,使监管者面临新的,而且是更大的困难。” 9 一系列的网络事件给官方形成了巨大的压力,2011年8月22日,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视察新浪公司,敦促他们要“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坚决杜绝虚假信息”。10 2011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表示,希望“微博网站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对捏造事实、编造谎言在网上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11

截至2012年8月,新浪微博报其拥有3亿6800万用户。

在官方多番表态的强大压力下,新浪CEO曹国伟表示,“新浪微博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更多辟谣机制。”12 新浪总编辑陈彤亲自负责新浪的微博辟谣小组。13 在王晨讲话之后两天,陈彤即表示,新浪正在筹建微博信用体系,以达到用户自律、他人监督的双重效果,这套微博信用体系后来在2012年5月28日正式实施。14

但微博运营商的自律催生了“转世党”群体,被注销账号的人重新注册账号(转世)继续发言。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在新浪“转世”接近200次,另一名叫“修理”的用户,转世已近400次。“转世党”通过相互推荐及在其他网络平台的联结,一两天就能把“粉丝”数增加至数百甚至上千名。“转世党”部分成员同时也是推特等平台的用户,他们把“墙内”发生的敏感事件信息搬到墙外,然后在监管压力减弱后又持续把这些信息以及其他敏感信息搬回“墙内”,有些甚至很极端;更让当局担忧的是,随着信息自由的流通的初步实现,一些权利运动也应运而生——2011年9、10月间,“自由光诚”系列运动广泛展开,同期艾未未网络借款事件也得到广泛响应。

压力之下,政府站到了前台,推出了酝酿多年的“微博实名制”。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和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制定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15(下称《规定》)出台,自2012年3月16日始,微博客用户必须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后,才能使用发言功能。广东官方亦表示,按照中央的部署,广东省内包括腾讯在内的7家开展微博客业务的主要网站作为试点,从2011年12月22日起,实行微博客用户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16.

推特用户@mcxiaoke披露了监管当局“微博实名制”内部实施通知里对运营商的部分要求:

对粉丝数超过10万人的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逐条审核,实行先审后发制度;对黑名单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逐条审核,实行先审后发制度;指定违法有害信息5分钟内删除;

向公安机关专用搜索引擎开放技术接口;指定关键词的屏蔽过滤措施10分钟内生效;具备特定文本图片视频链接“一键删除”功能;具备特定用户或指定微博信息的转发评论控制功能;具备特定地区、特定IP或特定来源信息发布控制功能;

建立7×24小时信息巡查制度;具备全部单项发布服务停止功能;用户注册信息长期保存;用户登录信息保存一年;使用客户端软件或手机的记录终端识别和手机串号信息;日志信息向公安机关实时提供;与公安机关建立事前评估及报备制度。17

从2012年1月1日起,新浪微博注册环节加入了身份信息比对功能,成功后才能发言。但这项规定执行情况略有不同,网易和腾讯等运营商也要求身份信息比对,但在新浪微博,除了身份信息比对外,同时还要求手机发短信绑定微博——而手机是实名制的,因而被认为是间接实施了实名制。但一些网友利用网络搜索他人的身份证信息用于账号验证,包括“GFW之父”方滨兴等人的信息,运营商并没有能力识别使用者与其提供的身份信息是否一致。
当局及运营商的努力并未能改善他们在信息审查当中的被动局面,强制实名认证将导致微博流量的降低及用户活跃度下降的情况并未如外界所预料的严重,让新浪束手无策且自认为在警方面前透明的“转世党”,在多次整肃之后更加活跃。2012年2月,因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而引爆的“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信息在微博上广泛流传。监管当局不得不对运营商施加更大的压力。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2012年3月31日发出公告称将从31日上午到4月3日上午8时关闭微博评论功能。18与此同时,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对16家“造谣传谣”的网站进行了关闭,并对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两家“谣言”传播集中的网站点名严肃批评;19 多名传播相关信息的微博用户被有关当局处予行政拘留甚至刑事拘留等处罚。20

中国网络传播最吊诡的是,当一个事件发生后,网上会演绎出很多不同的版本,这些传言在官方未经证实前都会被官方贴以“谣言”的标签,但一般来说最符合网民经验认知的版本会得到最广泛的传播,而这些版本往往又会被事后官方披露的事实所验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言、谣言和事实之间,网民无从判断,这也让官方打击网络谣言的行动效果大打折扣。

微博运营商受到来自政府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因为加强了监管,运营商也面临用户的反弹。

作者推特帐号截图

新浪在2012年5月28日正式实施酝酿已久的微博信用体系。由《新浪微博社区公约(试行)》、《新浪微博社区管理规定(试行)》、《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制度(试行)》组成的微博管理制度,推出了用户信用积分制以及用户组成的社区委员会,可明显识别的违规行为,由站方直接处理,社区委员会处理有争议的用户举报的不良信息。

根据最新的社区管理规定,“危害信息”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危害国家及社会安全的信息、垃圾广告信息以及淫秽色情信息。其中在危害国家及社会安全的信息中,再细分为包括危害国家统一、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仇恨、宣传邪教迷信、散布谣言、煽动非法集会及示威等9个类别。

新的规定还明确,累积发表了5条敏感信息及以上的用户将被禁言48小时并被删除内容,而恶意发布敏感信息的用户将被禁言48小时以上,并有可能被注销帐号。新的规定还推出了用户信用积分制度。所有用户都以80分开始,如果违规将扣分,而如果有好的表现还可以加分,分数过低的用户将会被限制发言或评论。

有评论称,一直以来,不少微博用户都对新浪审查微博的一些做法有所不满,而现在成立了由用户组成的微博社区委员会并参与微博管理,也有助于舒缓一些用户的不满情绪。

据《凤凰周刊》2012年初在《讲政治的新浪》一文中披露,新浪微博开发出诸多技术手段限制敏感信息的传播,并对用户设置分级管理,有“普通用户、初级用户、敏感用户、高级用户、绿色用户、封杀用户、危险用户、冻结用户”等详细分类,有些敏感人物的新浪微博被加上了三层过滤,包括延迟显示、双重敏感字词和暂时隔离(自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不能相互关注)功能。21

据介绍,新浪微博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三层监控体系,第一层是运用成形的技术手段进行敏感词过滤,第二层的工作人员则针对没有出现过的新内容或新形式进行处理,并将信息上传到第三层,最后再由第三层的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进行总结,并制定策略下发到前端,再交由第一层工作人员按同样的处理方式执行。22

此外,新浪有一个数百人的团队可以随时调动,一旦出现重大的紧急事件,这数百人便同时上阵投入监管。这些人中不仅包括新浪现有其他部门的员工,还有新浪招聘的自律专员。这些自律专员是新浪通过公开邀请等方式向社会招募来的,他们“平时就是在微博上维护网络稳定和安全的热心人士”。外界估计新浪微博的监管人员目前已经超过一千名。23

在微博利润模式未明朗的情况下,微博平台的监管投入均成为各大运营商沉重的负担。在美国上市的“新浪公司”在2011年财务报告风险提示中向投资者表示,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及新闻信息审查,可能严重影响微博的运营能力,甚至可能导致微博终结。24

运营商运用发展与政府捆绑的政务微博等策略降低平台整体被关闭的风险,但十多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实践表明,中国政府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与网络所呈现出来的言论空间均呈相互背离各自增加或增长的态势。学者叶匡政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这种来自民众的抗争的力量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政府无法控制的时候,那个时候也很难说,政府会把微博关闭掉。当他感到有足够威胁度的时候,他是任何事都可能做出来的。比如某个地方出现很大混乱,新浪微博被关闭的可能性很大。”

堵还是疏,在世界互联网治理中早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仍将继续困扰着中国互联网的监管者。

北风,本名温云超,中国媒体人,现居香港。致力于中国新媒体、互联网审查与社会运动的观察与研究,投身于中国人权保护及民主运动。2010获颁法兰西共和国人权奖。



注释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