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洗脑观察---低辍学率的大学教育能走多远

2013年04月12日 综合新闻 ⁄ 共 256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李星转自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于康/文 新学期一开始,山东大学就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对368名在校生提出成绩警告,对另外97名学生做出了退学决定。理由是,“警告甚至多次警告,成绩依然很差”。

被“劝退”的97名学生在山东大学的4万3千多名本科生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实际上,除了16名学生办理了退学手续之外,其他人都被给与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学生和家长签下“承诺书”,经过一个学期的退学试读,学校再根据成绩决定他们的去留。

山东大学的举措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认为严格要求对学生有益,但也有不少质疑声。网络评论员练红宁写道:“对如此高淘汰的做法,我们不要盲目热捧,弄得人人自危,那样的大学是培育不出人才来的,整天被怕淘汰的梦魔所袭扰,怎么可能集中精力去求知进取。”

高辍学率是许多国家头痛的问题,而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太多的大学生能顺利毕业。许多人把这归功于严格的高考制度,但也有人认为,中国“严进宽出”的大学教育每年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毕业生的数量,远超过了原本就不乐观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0年的数据显示,有54%的美国大学生无法毕业,英国是32%。日本是所有国家中辍学率较低的,只有11%。但中国的数据依然遥遥领先。

2011年,北京麦可思研究院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每学年有3%的大学生辍学。报告一出,就遭到教育部的反驳,称“如此高”的辍学率并不准确,根据教育部的数据,中国的大学生辍学率只有0.75%。

成功的压力

2009年,23岁的王云(化名)从河南的农村老家来到济南读大学。在他的父母看来,上大学是不容商量的,他们挣了一辈子的辛苦钱,就是为了不惜一切代价来确保儿子受到良好教育。

王云的高考分数没有过本科线,但父母仍对他怀有期望,他们决定送儿子去一所刚刚成立的私立大学。这意味着第一年的学费就超过了他们在建筑工地一年的薪水。

中国的父母在大学教育上的想法是近乎功利的,拿文凭,然后找份体面的工作,于是家长在教育上的投资也从不吝啬,学费生活费几乎全包。王云说,家人为他做出的牺牲让他倍感压力,然而这还不是唯一的压力。

“在村里,邻里之间都会相互议论,” 王云说, “他们都知道你在上大学,如果你毕不了业,那多给家里丢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桑国元副教授认为,社会等级观念是中国大学生不愿意辍学的一大原因。

“在西方,大学生如果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他可能会选择主动退出去从事一种自己能够从事而且喜欢从事的工作,并不觉得社会地位低下,”桑教授说,“中国社会文化下人们对于职业等级的认识不同。”

正是迫于让学生毕业的压力,国内大学对学生的管理也相对严格,“辅导员”和“宵禁”都是在西方闻所未闻的词汇。像入学新生军训,和一些大学的晚自习制度,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自律和学习。

“中国的大学往往对学生的毕业负全责,”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赵勇一直从事中国教育研究,“所以很少听说有从大学退学的学生,如果有学生辍学了,那是大学的失败。”

毕业太容易

然而这些严格的管理措施并不意味着学生们有十足的学习动力。高中时学生的目标就是为了考大学;但上了大学后,一些学生就认他们已经跨过了人生的最大障碍,甚至许多老师也赞同这种看法。据报道,山东大学被劝退的87名学生,多数是因为迷恋游戏或者厌学等所致。

桑国元指出,中国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评价尺度并不严格,这导致许多本应不合格的学生,只要不出现严重的缺勤等违纪现象,教师会给其“面子”准予合格。

中国的大学也不存在所谓的淘汰制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籍教师称,他曾在2010到2011年间在北京一所知名大学任教,期间班里有一名学生从未出现在课堂上,也没参加期末考试,他给了这名学生“不及格”的成绩,却遭到了上级的反对。

“他的意思是,无论如何都要让学生及格。如果学生挂了一门课,而且老师不愿意改成绩,他们就让另一个老师改成绩。或者一般都会组织补考(只用五分钟),然后给学生重新打分。”这位美籍教师说。

作弊的行为更是常见。在南京一所国内排名前50的大学,一名英语系的学生透露,在大四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前,很多同学在校园的洗手间里发现了卖试题答案的小广告。

“至少百分之十的学生购买了答案,”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说,“有些成绩差的学生反而得了高分,学校一定也注意到了,但没有人过问。”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宝元说,“作弊是我们防不胜防的问题,这本身就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诚信问题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这却在教育中缺失。”

李宝元认为,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中国的大学就像国有企业,国家统一办学,统一培养,难免会一刀切的局面。没有去行政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中国有个不重视规矩的文化,”李教授说,“要是有一个标准的话,那多少学生都不合格,连基本标准都达不到。”

毕业容易就业难

每年毕业季,这些“不合格”的学生和其他毕业生一起,加入到浩荡的求职大军中。

根据2012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结果,中国25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为16.4%,将近美国的两倍。调查还发现,25岁以下的人群中,受教育越少,有工作的几率就越高。高中毕业生的失业率是大学生的一半,而小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是高中毕业生的一半。

自从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政策,中国现有的大学生数量达到了2000年的三倍以上。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加上中国对知识型劳动力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长,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和薪水的下降。

山东大学对不合格学生的严厉措施或许是个开端,预示着中国名牌大学越来越重视文凭的质量,而非数量。桑国元说,北京师范大学已明确规定对作弊行为的处罚,最严重的后果是被开除。

与此同时,中国学生对“大学梦”的热情依然不减。

大一的期末,王云听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他所在的私立大学因财务问题关门大吉。随后,王云和同学们发现这所学校从未正式注册过,这意味着他们之前一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学校破产之后我考虑去读技校,”王云说,“但同学都骂我,说你爸妈好不容易存钱给你上大学,怎么能去技校呢? ”

于是2010年起,王云开始打些零工,他在大学校园不远的街上靠卖文具为生。但王云一直坚信,有一天他能名正言顺地走进校园,能成为一名大学生。今年夏天,他将第四次参加高考。

(翻译:刘静月)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