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转自大纪元
广州城中村工人面临双重夹击 未来生存堪忧
【大纪元2025年02月13日讯】广州城中村长期以来聚集很多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服装业。广州番禺区的大石和南村万博商圈有大量与SHEIN等国际电商直接接轨的中小型服装厂,这里的工人大多居住在附近的城中村,他们遭遇城中村改造与电商的双重夹击,未来生存正面临考验。
据自由亚洲电台旗下的WhyNot近日报导,在这些工厂内,工人们通常以“小单快反”的生产模式工作,即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生产小批量订单,以应对快时尚的需求。这种灵活、高效的生产方式使得工厂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保证产品能迅速上市销售。
然而,这样的高强度工作模式要求工人长时间劳动,工作环境又艰苦,还普遍缺乏社会保障,令这些工人处于极其困难的处境。
SHEIN因其劳工待遇等指控而引发争议。例如,工作时间可能长达12小时,每月仅休息一天,且薪资待遇普遍缺乏社会保障。
据报导,SHEIN等国际电商平台的快速扩张,尽管带来了大量订单,但也导致了单价下降,对当地服装厂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压力。尤其是SHEIN对低价大宗订单的需求,拉低了服装产品的单价,使得工厂必须以更低的价格来吸引订单,这进一步恶化了工厂的盈利空间。
与此同时,SHEIN的竞争者如ZARA、H&M等品牌,则开始将订单外包给柬埔寨、缅甸、孟加拉等地的工厂,这不仅拉开了价格差距,也让广州本地的服装业面临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此外,广州城中村的改造也对这些服装工厂及其工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城中村的改造计划,通常包括拆迁、征地、安置和赔偿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改造进程的推进,许多工人面临着被迫搬迁的困境,部分居民获得赔偿后选择离开,但也有不少人对改造过程感到不满,甚至与当地政府发生冲突。更重要的是,城中村的改造不仅仅是对物理空间的重建,还涉及到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社会结构变动,包括低端劳动力市场的重构,这些问题不仅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也引发了对居民居住权和社会保障的讨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城中村的服装业工人正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多重挑战。一方面,来自国际电商平台的订单需求让这些工厂继续运转,但单价降低、竞争激烈、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却让工人的生存越发困难;另一方面,城中村的改造进一步压缩了这些工人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焦虑。随着行业结构的变动,年轻一代对于进入这一行业的兴趣减退,这使得整个行业面临人力资源的短缺问题,且许多在这一行业工作了数十年的老工人也无法应对新型生产格局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