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民主党劳工权益观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扶贫项目失策 农民越扶越贫

2015年06月18日 国内新闻 ⁄ 共 126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陶红波转自博讯网

中国经济虽然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仍有超过一亿的贫困人口。中国媒体报道说,中国政府多年拨出专项资金,帮助贫困地区的穷人脱贫致富。不过,许多地方政府的扶贫策略失败,甚至出现一些农民越扶越贫的问题。有专家认为,政府依靠行政政策主导扶贫不可能产生好效果。
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计划,只把扶贫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有农民表示,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害怕了。这是中国最新出版的半月谈杂志的一片报道的描述。报道以西部某地为例说,当地政府整合各类资金支持,在当地鼓励贫困农民养兔子,结果价格下跌,很多养殖户血本无归。其他如种植黄莲、柑橘、高山蔬菜,或者养殖山猪等项目,也都有类似的遭遇,结果是,虽然政府投入不少钱,但贫困农民受惠不多。

在中国,政府扶贫资金分别来自各级政府。根据中国官方的数据,2014年中国中央财政安排扶贫资金433亿元,其中补助地方财政扶贫资金424亿元。

《半月谈》杂志的文章表示,一些县级政府习惯行政主导,忽略群众意愿和市场作用,在推动某些产业的时候,农民不想搞也要搞,最后效果很差。

广东一位官员罗先生表示,扶贫必须由市场主导,否则难以成功。

“粤西那边边远地方,种香蕉非常成功,原因第一是气候好,香蕉质量好,第二是市场形成了,很多人去收购,市场自己创造的机会,所以才能长久。”

曾经主管过对外省扶贫工作的罗先生表示,西部山区很多贫困的农村地区不通公路,村民缺少教育,某些特色产业带动致富非常困难,政府的扶贫资金不如为农村修建乡间公路。

“一个是想用便宜的劳动力,第二是想要帮助当地经济,结果不行,一是因为道路不好,无法按时交货,第二是质量无法保障,所以两年多项目就黄了。其实,扶贫还不如买大米发给他们。”

美国南卡州立大学教授谢田,以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小额贷款银行为例说,对贫困农村的扶持,不能以政府行政主导,而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和个人意愿进行。

“这些方法还是计划模式,政府官员觉得自己聪明,他们认为兔子有需求,或者是草莓、蘑菇有市场需求,其实不是这样,只是拍脑袋搞出来的。最后当然无法进行。”

中国媒体的文章,也强调了必须依靠市场,修建乡级公路和加大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内容。谢教授表示,中国经过多年的计划经济,习惯于政府主导一切,但民众创业致富这样的事情,却很难由政府越俎代庖。他也以美国的例子解释说,美国很多地方政府设立小企业局,为希望创业的民众提供资金上的援助。

他分析说,中国的扶贫也应该划分成两个等级,即保证最低生活需求,和对创业者提供协助。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很多人没有。中国应该是扶持穷人中有创业精神和能力者,帮助他们创业解决自己的问题,企业发展了雇佣别人,其他人只要有工作,也可以脱贫。”

中国媒体报道说,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许多中西部山区的贫困地区,以就地扶贫的方式效果很小,而生态移民扶贫更加有效,而在某些地区,外出打工赚钱,已经是贫困地区居民最大的收入来源。谢教授认为,中国只有开放民间的资源和力量,才可能使消除贫困的工作更进一步。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博讯 boxun.com)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