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贵州“文革”触及“贵州事件”

2018年01月02日 综合新闻 ⁄ 共 256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瞿成松转自中国禁闻

“贵州事件”的发生和发现jihasdg_0

由于“大跃进”造成了大饥荒,贵州省农村发生大量农民的严重事件,被称为“贵州事件”。

1960年2月6日,贵州省副省长、老红军吴实到当时在建的川黔铁路沿线慰问修路民工,到息烽县就发现饿死人现象。次日,在遵义地区副专员何林陪同下,吴实到遵义县的板桥、泗渡后,发现一个大队死了六七十人,有的全家躺在床上不能动。到桐梓县后,又发现类似现象,意识到事件是全省性的、带普遍性的。他在桐梓县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吴实同志骂开了:“先不要说党的原则,你们多少有点良心没有?人都饿死了,你们还不安排生活,还在反瞒产。”各县根据吴实同志的指示,先后开仓发粮,停止了事态的发展。吴实打电话向省委第一书记汇报,何林也挂电话给地委书记李苏波。因周林在息烽温泉疗养院养病,遵义派人去那里向正在打牌的周林汇报,汇报的人都等得不耐烦了,周林还说要打完这一圈后再说。听过吴实电话汇报以后,周说:“血淋淋的事,还提它干什么。”

贵工师生针对“贵州事件”兴师问罪

贵州工学院机械系65级学生张再兴,贵州省湄潭县人。“湄潭事件”发生时,他还是个中学生,父母亲和侄儿都被活活饿死。他们村民组(当时叫生产队)总人口75人,死亡近半,其中死绝两家。他家所在的村(当时的大队),穆和清家老小五六个,饿死后埋在一个堆肥坑里,杨银清家四口饿死后,抛在猪圈粪水池内。那时,沟死沟埋、路死路掩随处可见,因为活着的人也没有力气挖坑埋死人了。

在“文革”初期,1966年12月15日前后,张再兴率先在贵阳市大十字中山西路路口南侧一堵山墙上,针对“贵州事件”贴出街头大字报,列举他家所在的村民组饿死人的数据和名单,认为省委第一书记周林等是贵州饿死人的罪魁祸首,必须把这些揪出来,为贵州数以百万计的饥魂亡灵申冤。看这张大字报的人很多。

这张大字报也张贴在贵州工学院校园内一份。工学院半数以上学生来自农村,这张大字报贴出后在广大师生中很快引起共鸣,冶金系教师童志权、学生袁昌新、李永复和其他许多师生积极拥护。于是诞生了“遵义事件”,由张再兴任团长,童志权、李永复、袁昌新任副团长。调查团的活动宗旨是“弄清事件真相,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揪出‘事件’责任人以谢贵州1700万人民,挽回党和毛主席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调查团铅印了《告全省人民书》,历数了周林、苗春亭不执行毛主席1959年4月29日《党内通信》六条,搞高估产、高指标、高征购、反“瞒产”、“捉鬼拿粮”、征购农民的过头粮和兴办农村公共食堂,造成全省饿死大量农民的罪行。

“遵义事件调查团”所到之处,民众欢迎,各级文革领导小组及相关单位也大力支持。“遵义事件”的调查进展顺利。当时觉得“调查团”这个名称还不够“火药味”,又改名称为“贵州事件造反团”。

省地县当事人积极“说清楚”

在饿死人的“五九事件”中,李苏波是遵义地委书记、行署专员。调查团一开始就拿他是问。当时遵义地区共360余万人,死亡60万人左右,是贵州省的重灾区之一,因此认为他的罪恶最大。故要他先来谈“遵义事件”的情况。“文革”时李苏波任贵州省水电厅厅长,听说要他谈“遵义事件”,他二话没说,就坐吉普车跟调查团到了工学院。1966年12月19日晚上7点,贵州工学院一两百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念了毛主席语录之后,李苏波就“遵义事件”的情况作了一个小时的详尽介绍。为调查团留下了《“遵义事件”访谈录》第一份资料。后来,李苏波又亲笔写过一次稿,与记录稿相互补充印证。

何林在“五九事件”中是遵义行署副专员,1966年12月24日,何林第二位被调查团请到贵州工学院阶梯教室“说清楚”。同李苏波一样,他说的更多、更为详尽、更具条理性。这份访谈录是所有的《“遵义事件”访谈录》中最具价值的文章。以后,何林还先后三次给调查团提供了亲笔资料。

第三位是苗春亭。苗春亭在1959年时任副省长,实质上的二把手。“文化大革命”时,他还在这个位置上。对于调查“贵州事件”,省财办主任李庭桂特别支持。由他牵线,1967年1月1日,张再兴到花溪碧云窝宾馆找到了苗春亭。次日早餐后,有一辆伏尔加小轿车进城,顺便把苗、张二人带到太慈桥。下车后,从太慈桥到工学院还有4公里泥石混筑的乡村马路,又不通公共汽车,但苗愿意步行,他人矮、腿短,走起来很吃力。走到一半处,就有探矿机械厂的“红卫军”正打着造反旗帜迎面走来,高呼着“打倒贾启允、活捉苗春亭”的口号。好在他们并不认识苗春亭,也就擦肩而过,就这样到了工学院“说清楚”。这就有了苗春亭为调查团留下的一篇《“遵义事件”访谈录》。这以后,1967年6月27日,苗又一次来到工学院,再次谈起了“遵义事件”的情况。他说,发生这样的事,责任不完全在省里,还有更高层次的原因。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够胆大的了。

除上述三人外,被采访者还有:

第四位,张玉环,时任贵州省委常委,省农林办公室主任,“贵州事件”时任黔东南自治州党委第一书记,时间:1966年12月21日,地点:贵州省农林办公室。

第五位,李庭桂,时任贵州省财办主任。1959年被打成“常、夏、李反党集团”成员。时间:12月24日上午,地点:贵州工学院第二教学楼阶梯教室,参加者:“321111”尖刀兵团、红卫造反团、“九一五”红卫兵战斗团爆破筒战斗队等共20余人。

第六位,杨用信,时任贵州省监委副书记。时间:1967年元月3日21:30~23:30,地点:贵州省委一楼接待室,采访人:贵州工学院教师赵安国、陈昭琼、廖昌明。

第七位,叶谷霖,时任中共贵州省委委员、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贵州工学院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组长,时间:1967年元月3日,地点:贵州工学院5902学生宿舍三楼5号,采访人:“遵义事件调查团”团员童志权、张再兴等十人。

第八位,谢兆生,时任贵州省粮食厅计统处长。时间:1967年元月7日,地点:省粮食厅统计处,采访人:赵安国、陈昭群、廖昌明、华国庆。

第九位,杨绍荣,时任贵州省供销社副主任,“遵义事件”时任遵义地委副书记。时间:1967年元月7日,地点:贵州省供销社二楼办公室。采访人:赵安国等四人。

第十位,鸣跃忠,时任贵州省人民银行行长,“遵义事件”时任遵义地委财贸部长。时间:1967年元月11日下午,地点:省人民银行办公室,采访人:赵安国等三人。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