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歧视观察:“歧视教育”是应试教育副产品

2017年12月29日 综合新闻 ⁄ 共 110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邹长明转自中文网

据《广州日报》15日报道,深圳一所中学重点班教室装有空调,而普通班则只安装风扇,普通班学生申请自己凑钱买空调,也被学校拒绝。普通班的学生觉得受到了歧视,校方则解释说不存在歧视行为,学校资金有限,安装空调的计划正在逐步推进。

前段时间关于西安的“绿领巾”、内蒙古的“红校服”,以及江西进贤一学校将差生安排在走廊里冒着寒风进行考试等,都与此类似,教育歧视现象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令人深思。

个人认为,相对于西安某校让差生戴“绿领巾”这种带有羞辱性的歧视行为来说,深圳这所中学的做法其实比较常见,其辩解也还有理。但若反问:学校装空调会不会先装普通班、再装重点班?或者干脆把重点班安排在不带空调的旧楼,把普通班安排在带空调的新楼?这大概永无可能。因为学校区分了重点班与普通班,重点班是学校的高考主力军,是学校教育品牌的体现,所以从师资到各种硬件设施向重点班倾斜顺理成章。这些歧视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应试教育的副产品。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些很早就被归于“普通”一类的孩子们的感受。现代教育应该秉持现代的价值理念,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个人,而不是培养他们成为只懂得一些连专业知识都算不上的应试机器。这种教育在扼杀孩子潜能的同时,最恶劣的影响是没有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平等,而是直接让孩子在比较中对其进行负面评价,打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在心理上容易趋于自我否定,进而引发嫉妒甚至仇恨他人的心理。从性质上说,这是一种可与体罚“齐恶”的教育软暴力。这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将产生长远而严重的不良影响。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要让学生“在没有殴打、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饮料。”我们能做的,难道只有挤破脑袋帮孩子挤进重点班吗?

但这就是现实。现在的等级观念、对“教育出身”等外在身份的看重、教育本身的功利价值等等,都是功利性教育盛行的深层原因。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入最好的学校,受到最好的老师指导,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找到最好的工作。这似乎就成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最近还有个相映成趣的新闻,南京师大某班6名班委集体高分考上公务员,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牛班委”。他们在大学应该学习的,是不是应该比考公务员更多一点点?

有句教育名言,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功利化的歧视教育所带来的最大收获,大概也就是“最牛班委”这样的考试天才了吧。笔者以为,就算不能使每个孩子尽其所长培养成才,教育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理解生活、身心健康的人,这与分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对每个“普通生”、“差等生”都少些歧视,这需要全社会改变观念。(刘国强)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