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网络自由观察:50年前的悲剧!他远渡重洋回国 却全家惨死

2016年12月23日 综合新闻 ⁄ 共 497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余大江转自网易新闻

50年前的悲剧!他远渡重洋回国 却全家惨死

他曾怀着怎样的热情踏上这片土地

又怀着怎样的绝望无声离去

玻璃是一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

它透明而脆弱,没有丝毫遮挡,却一敲即碎

当玻璃被做成手工艺品,被五彩斑斓的灯光照射的时候

人们都只会惊叹其璀璨明丽

可玻璃被打上易碎品的标签,不似钢铁般坚韧,也不似橡胶般柔软

一个人如果能上善若水那自然是很好

润泽万物而不争名利,做事情如行云流水,能屈能伸

可却有一些人,天生就是玻璃一般的性格

单纯而干净,丝毫不会隐藏自己内心的想法

敏感而脆弱,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支离破碎

比如他,中国石油工业的先驱,建国后最早从事石油化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

他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页岩油裂化催化剂氮中毒的基础研究

他是一位天才的化学家,早于西方几十年开发出了生物催化剂技术

他带着专业的书籍、资料和技术回到了祖国

拳拳报国之心却被无情地抹杀

甚至,还惨遭灭门之灾

图:萧光琰

萧光琰,中国石油工业的先驱,为石油和催化科学发展打下第一片江山的科学家

萧光琰出生在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家庭

父亲萧叔宣曾担任中华民国驻日本大使馆中将武官

祖籍福建福州的一家人早早就去到了日本

1920,萧光琰出生在了日本

天资聪颖的他一直都是学校里成绩拔尖的学生

图:萧光琰的父亲萧叔宣

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光琰的父母没办法再在日本待下去了

一家人辗转去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18岁的萧光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本地的波莫纳大学的化学系

之后师从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奖(1925年)得主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教授

25岁那年,他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图:芝加哥大学

毕业后不久,萧光琰到了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工作

这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固定床单铂催化重整装置的公司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大企业

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提炼技术

而萧光琰,也参与了石油提炼的工作,逐步掌握了这些先进的技术

天分卓绝,加上勤奋努力,在美孚工作的4年里,萧光琰获得了4枚金质奖章

萧光琰俨然成为了一位前途光明的科学家

图: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后与埃克森合并为埃克森美孚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遍了世界

建国初期,国家急需各方面的人才

“留美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留学生协会相继成立,动员留美人才回国参加建设

萧光琰虽然从出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国外

可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让他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

从来没有回过中国的他单纯地想,“为祖国做贡献的时刻到了”

图:1949年建国阅兵

那时候的萧光琰刚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他的妻子的父亲曾是孙中山的秘书,对于回国,妻子有着自己的担忧

妻子说,“现在是共产党执政,我们从来没有为共产党做过贡献,国家会欢迎我们回去吗?”

天真的萧光琰却没有顾忌那么多

他对妻子说,我并不参与政治,只是带美国的先进技术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至于其他的东西,他都完全没有考虑过

彼时的他,只有心中的一腔热血

图:萧光琰

他对妻子说,“如果你实在不想回中国,我就自己回去”

看到了萧光琰的决心,妻子也只好妥协

深爱丈夫的妻子怎么忍心让他一个人回到遥远而陌生的祖国

爱国之情熊熊燃烧的萧光琰希望能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给中国的高教部写了一封信,询问祖国的石油工业需要哪些技术资料,他要搜集起来带过去

他花费几千美元买了一台翻印机

不分昼夜地搜集着他认为祖国需要的资料

家里的翻印机一刻不停地运作

很快,萧光琰手上就有了厚厚的一大沓技术资料

1950年11月,萧光琰与妻子告别了生活了十多年的美国

带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提炼技术资料,他回到了陌生却让他日思夜想的祖国

这些资料对当时石油技术一片空白的中国来说极为珍贵

萧光琰自然也得到了赞赏,他高兴地对妹妹说,“你知道吗?我带回国的资料已经用上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图:石油提炼(分馏)各产物

萧光琰作为石油部的代培人才进入了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工作

他带回的技术资料得到了认可,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重视

国家给了他不错的生活待遇,允许他参加技术决策

虽然回到当时贫穷而落后的中国,他只好舍弃自己喜欢的音乐、绘画、运动

可尽管生活中有诸多不适应,萧光琰仍然很开心

他终于能够为亲爱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图:石油工人

萧光琰在美孚的时候主要参与的是石油提炼技术研发

他坚持采用铂重整技术来对石油炼制进行催化

这是一种催化效率很高的催化重整技术

催化重整:在有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对汽油馏分中的烃类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排列成新的分子结构的过程叫催化重整。重整汽油可直接用作汽油的调合组分,也可经芳烃抽提制取苯、甲苯和二甲苯。副产的氢气是石油炼厂加氢装置(如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用氢的重要来源。

事实证明,萧光琰的建议是对的

到60年代,研究所用铂重整技术建成了大型的工业生产装置

一度被宣传为工业战线上“五朵金花”的新技术之一

图:石油分馏塔

萧光琰对工作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给实验室建立了很多“清规戒律”

这个瓶子要用蒸馏水冲洗,那个反应加试剂后要充分搅拌

实验数据记录稍微有点错误,他就不留情面地批评操作人员

这些都是现在看来实验中最基本的要求

可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却被很多人认为是“资产阶级做派”

萧光琰为研究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沉浸于工作中的他,却没发现外界的环境已经悄悄改变了

最开始,他只是觉得研究所的一些人不怎么敢和他讲话了,路上遇到也是匆匆走过,看都不看他一眼

他虽然颇感奇怪,但也没有多想什么

那时候“抗美援朝”已经开始,人们对从美国回来的人充满了怀疑

萧光琰是个“留美的洋博士”,自然是人们的“重点批判对象”

图: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

很快,就有人在工作会议上质疑起他回国的动机

“有卖国思想”、“带回资料是为了往上爬”、“十足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

他被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在美国条件那么好,为什么选择回中国”

一心只想着报国的萧光琰根本理解不了这些政治权术

他听着这些没有根据的指责,气得当众把眼镜摔在了地上

伤透了心的他给亲人写信,“我爱党冒险回国,谁知党不爱我,把我关在门外…”

他反复给上层领导写信澄清事实,却始终石沉大海

梦想破灭的萧光琰变得郁郁寡欢,长期处于失眠的困扰中

他成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甚至用头撞暖气片来发泄心中的郁闷

“运动”过去之后,研究所的领导意识到对萧光琰的猜测是毫无根据的

领导们向萧光琰表示了诚挚的歉意,还专门修改了对他的鉴定材料

单纯的萧光琰天真地认为之前的磨难只是个误会

他冰冷的心一下子温暖了起来,情绪也很快好转

他甚至责怪自己,不该灰心耽误了工作

他说,他要“以实际行动来弥补过去五年无成果的损失”

于是,他拼了命地工作,提出自己对科研工作的见解和建议

他回国后一直从事的“页岩油催化裂化及其氮中毒的机理研究”和“电子酸性催化剂研究”,在应用的基础理论方面,都有了突破和进展

页岩油,也称油母页岩油或油页岩油,是一种非常规石油,也是首先被人类使用的矿物油。

图:页岩油

“页岩油催化裂化”的研究,是为了探求以页岩油为原料,制取优质油(包括机油)的途径

在五十年代中期的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状态

仅仅一年半的时间,他领导的专题小组就完成了15篇论文报告

他成为了“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员

研究所不断地有新人过来实习、参与研究

他不遗余力地帮助与指导他们,许多年轻科学家都对他心怀感激

萧光琰沉浸在获得工作成果的喜悦之中

他自己也把这段时间称为他生命中的“黄金时代”

图: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合影(后排左一为萧光琰)

1957年,研究所中来了一个叫白介夫的年轻人

白介夫为人低调,很尊重所里的科学家

看到白介夫不懂业务,萧光琰热心地为白介夫讲解通俗的化学知识

闲暇时间,他还教白介夫打网球

两家人很快成了很好的朋友,不以利害相交,无拘无束

图:白介夫

在这期间,萧光琰有了自己的女儿萧洛莲

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还有了很好的朋友

萧光琰觉得自己简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可好景不长,1958年底,他被定义为“白”,要被“拔”掉

萧光琰明白,“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被批评

可他实在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关于他的大字报贴满了走廊

“你对祖国毫无感情”

“你拿了高额工资,却没有工作成果。执行的是挂羊头卖狗肉,唯有理论高的白旗路线”

他去参加研究所的迎新联欢晚会

却没想到,联欢会上,会受到一切正常人都无法忍受的侮辱

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报幕员高声宣布“活报剧《洋博士现形记》开始”

帷幕拉开后,一个照着他特征化装的小丑嬉笑地说,“在下萧博士,靠父母的造孽钱,在美国混了个洋博士…”

台下的萧光琰惊呆了,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无尽的悲愤与屈辱让他坐立难安

可手无缚鸡之力的萧光琰又能做些什么呢

他只能怀着祈求的心情喃喃自语,“这不好,很不好…取笑人,不好…”

他的职务被撤掉,由另一位年轻的同志担任,他被“另行分配”了

之后的萧光琰,工作十分消沉,开会的时候也躲在角落里

常常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夜里更是难以入眠

很多人都说,“萧先生这样下去,以后非自杀不可”

“幸运”的是,萧光琰没有“这样下去”

1961年,知识分子政策再度纠偏

萧光琰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像个孩子一样奔向共产党

在知识分子交心会上,他泣不成声

说到,“我希望能再活40年,是我的余生能给党的事业做些事情,就是我莫大的幸福”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游泳、打球,失眠症竟然好了

他满怀信心地告诉所有人,“从现在起我再也不颓废了!我要拼命干”

于是,他真的拼了命去工作

除了专题组的工作,他每个周末都给青年研究人员讲课、参加会议

他没有给自己一天节假日,哪怕是春节也不休息

甚至他的一个妹妹在北京病故,他也以“誓将余生献给党的科研事业”为理由拒绝前去

他领导的专题小组完成了16篇论文报告,专题研究有了新的结果

他还主动兼任青岛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提出了“生物催化”的研究课题

石油的生物催化,哪怕在现在,也是个新兴研究课题

在萧光琰的建议下,我们国家的这项技术的开发比西方早了近40年

图:生物催化剂——酶

萧光琰觉得,自己接下来一定可以好好地发光发热了

可是他一定不会想到,还有更严酷的考验等着他

那是一场历时10年的政治风暴,一场生灵涂炭的浩劫

萧光琰是“知识分子”,当时重点打击的对象

他的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专政队没有放过一丝一毫的财物

他被扣上了特务的帽子,他的女儿也被划分为所谓“黑五类”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天真地觉得,这场风暴会像之前那样,很快就过去

那时候的萧光琰,眼巴巴盼望着光明到来的那一天

也许是妻子和女儿互相依存的温暖支撑着他,他熬过了最初的两年

可是,愈演愈烈的风暴没有再给他多一点的时间了

图:白介夫的三个孩子与萧洛莲的合照

1968年10月5日晚9点,“宣传队”开着一辆敞篷车,闯进了萧光琰的家

病中的萧光琰被绑架到了车上,直接扔进了“牛棚”中

失去了家庭的支撑,萧光琰顿时觉得前路一片黑暗

无休止的严厉审讯很快就让萧光琰迷茫了

“你在美国挣那么多钱,生活那么好,为啥回来?”

“你能把美国的资料弄到中国来,一定也能把中国的资料弄到美国去,你老实交代,为美帝国搞了多少情报?”

萧光琰百口莫辩,他不明白,这些问题不是早就承认是冤枉他了的吗

除了审讯,他还遭受着身体上的侮辱与可怕的打骂

拳打脚踢之余,还有可怕的刑具等着他

他凄惨地叫喊着,却只能遭受更多的讥讽与辱骂

他真的不懂,为什么会这样

刚回国的时候被怀疑,5年、10年还在怀疑,如今他回国服务快20年了,依然在被怀疑

他面临着一个他无法理解,也无法理解他的世界

两个月的折磨将萧光琰的精神和肉体彻底摧毁

1968年12月10日晚上,刚经历完皮鞭抽打的萧光琰精神恍惚

第二天早上,当“队员”喝令他起床的时候

他终于可以不执行命令了:他死了,服用过量的巴比妥(安眠药)

萧光琰的死讯传到了妻子的耳朵里

“队员”又将他的妻子带到审讯室,要妻子继续“交待”

妻子看着丈夫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尸体,提出了一个谁都没法拒绝的要求,她希望能回家看看多日不见的女儿

图:萧光琰的女儿萧洛莲

丈夫的离去,让妻子一下子没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她给女儿包了饺子,一起好好吃了一顿饭

女儿给自己的同学送了一张自己的照片,背面写着,“永久的纪念”

几天后,人们在她们家中发现了母女俩紧紧相拥的冰冷尸体

图:萧光琰一家人的墓碑

自尽的那年,萧光琰才刚刚48岁,正是一个科学家羽翼丰满成果频出的年纪

可他,却带着满身的伤痕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且,还是全家灭门

或许死的时候,他心中还抱着些微的希望,对光明的希望

不能从苦难中汲取教训的民族,一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