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六四观察:回首六四,讨论公正标准

2015年11月15日 综合新闻 ⁄ 共 273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王海涛转bbc

六四22周年,回首历史,思考未来;媒体自由,客观公正,由谁评说,引发读者感慨。首先:

"历史并不总是正义的,对错并不总是以道德来衡量的。邓小平对六四事件的处理,正义吗?不正义。但正确吗?从结果来看是正确的,国家洃复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有提升,得益的还是中国国民。事实上是中国用牺牲一部份民主精英的方式来恢复了国家秩序的常态。后遗症当然有,希望未来能看到有抚平历史伤痕的大和解姿态。"

年年六四,今又六四。六四二十二周年之际,回顾反思,署名AAA的一位读者认为

"感觉绝大部分六四流亡在海外的民运分子都不希望中国发展的好,都希望中国政府垮台。要知道这样的情况发生最倒霉还是老百姓,他们是并不关心的。但是中国恰恰就是最近30年是发展的最快最好的,中国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是不是要保持2位数的发展速度已经不是很重要了。现在中国主要精力要放在发展质量上了。个人觉得就目前来看至少方励之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中共下台了,我可以很肯定的认为。"

AAA, 中国

而一位位署名的读者则要在六四周年之际表达对方励之的敬意。

"向方教授致敬!政体要民主,个人要自由。政体民主是大势所趋,个人要自由是人之天性。"

未署名

当年,方励之教授被中国政府指为八九民主运动的“幕后黑手”,六四镇压后被迫进入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避难,最终与夫人李淑贤一起流亡美国。

6.4十周年的时候,我曾走访美国各地,采访到了八九民运主要的当事者,从像王丹这样的学生领袖到原国务院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陈一咨(“黑手”之一), 从像刘宾雁、郑义这样的知名作家,到“市民敢死队、飞虎队”的骨干。

印象最深的是采访方励之,倒不是采访的内容,而是采访的地点。其他异见人士都是呆在像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唯独方励之,在大峡谷脚下的图森。荒山野岭,大漠茫茫,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

六四十周年时制作的专题节目(由李莉、腾龙主持、制作),记录了从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去世引发学潮,到6月4 日北京天安门血腥镇压的历史全过程。包括珍贵的历史录音和当事人的回忆。

这个一小时的专题灌制成了CD,多年来一直是听众、读者索要最多的资料。现在,这个专题节目,《六四回顾》的音频分作两部分,搬到了BBC中文网上,可供大家随时下载。

另外,BBC中文网的纪念六四专辑上,还有分析评论,纪念反思,人物介绍等很多内容,欢迎大家登陆BBC中文网浏览。

每逢六四周年,许多听众、读者来电邮、来信索要有关六四的历史资料。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许多人表示对八九民运和六四镇压一无所知,或只知道政府说是一场动乱、暴乱。历史被断代之彻底,让人感叹。这当然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对媒体控制之严厉。不过。署名seek truth的一位读者则认为

"从纵向来说,中国的新闻自由度比以前是有很大提高,这是无疑义的。反而,以前被认为是自由度客观真实度很高的西方新闻媒体和海外的中文媒体,由于其具有固定的立场,反而丧失了客观公正性。甚至在某些方面和程度来说,就是在编造和传播煽动性的消息。这点从新疆暴乱和其他近期发生在中国的所谓茉莉花革命就可以看出来。最近《纽约时报》终于相对真实写了一篇文章,证实了原来所谓的茉莉花革命发起者,就是几个刚刚20出头的毛头小孩,躲在美国租用的小黑屋里通过互联网“发起”的。"

seek truth

英国读者李晓阳以自己在西方生活的经历这样看媒体的立场。

"我在英国已有近30年了,应该说对时局的看法是比较客观的。从我个人角度来看,BBC的报道一般来说中肯的,在西方媒体中,我最信赖的还是BBC。我觉得作为一个新闻机构,重要的一点是保持中立,向世人传递一个客观的报道,掺入个人的见解、有意识的选择,尽管可以招架一时,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将会失去听众,因为他们终会从各个途径了解事实的真相。 我估计现在编辑组多为年轻一代,思想比较开放,这有利于新闻媒体的公正。中国政府对媒体的控制是路人皆知的,所以BBC要让中国人知道,会有这样的媒体,既不同于中国的视媒体为党的喉舌,又不同于CNN的有色眼镜,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

李晓阳

读者王佑民则认为,对信息的接受,受众自己的判断力同样重要。

"秉持客观准确的原则相对是容易的,它体现的是一家新闻机构的素质和基本准则。但是做到公正不带偏见却和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有关。我确乎认为BBS在选择新闻素材和新闻来源上带有一点不利于中国政府的选择性。比如重政治事件报道而轻社会文化描述;政治事件报道也大幅度采用海外媒体和海外流亡中国人团体的声音,却鲜有来自中国国内,无论官方抑或民间的描述。我认为对于一个大国而言,仅就外界视其的眼光来评判它做事的正确与否显然是不恰当的,如果BBC有志于更为公正地报道与中国有关的事件,多权衡来自中国本土的意见分析这些意见的背景也许是必要的。 当然,我需要申明,BBC能够做到客观准确已经尽了一家新闻机构的职责。没有受众会强求新闻媒体不带任何价值观色彩,BBC代表的也不过是来自某一些人的想法关注它们关注的话题,受众们有自己的头脑,受众们会倾听BBC的声音,却不会苛求它是全面的。 "

王佑民

读者杨先生认为,在探讨西方媒体是否客观公正时,不能忘了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

"通过代理看了很久你们的新闻 总体感觉还是客观 但有些还是偏激 毕竟文化背景不同 我从小接受的也是基督教的文化 所以有时还好理解西方的舆论与国策,但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能了解的,再加上中国政府的舆论宣传更能更能让人觉得贵报是一种“阴谋论”是抹黑中国,虽然大部分并没有抹黑,但你们的报道只要有一点虚假的就能被抓住被无限放大,直至把你们贴上“阴谋论”的标签。 我一直认为愚昧落后专制独裁等等一切都是文化的缺失与落后,所以我建议贵报(贵网)以一个恰到的方式开办一个媒体来具体介绍东西方的这种文化的差异。"

杨先生

BBC中文开办的BBC英伦网,倒是跟杨先生的想法有点不谋而合。BBC英伦网以介绍英国社会文化、教育留学、体育娱乐为主,这个网站在中国大陆可以畅通登陆,欢迎大家登陆浏览。

 

 

刚刚在iTunes里面看到了新闻播客,很高兴不用翻墙又能再听到BBC的普通话节目~期待贵台能在未来提供更加丰富的播客节目~哈哈。小怪物, 山东

很高兴能参加这样一个研讨会,BBC中文早就应该整改了,BBC越来越象CCTV靠拢,以发表一些转来了新闻作为新闻重点,更使人厌恶的是那些转来的不客观真实的新闻却还被放在头条。一个媒体以撒谎欺骗作为主要宣传,那一定是被厌恶的抛弃,BBC中文就已经走到了这样的地步。我很高兴的看到BBC中文已经看到了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能看到BBC中文能解决这些问题。希望BBC能听听一个善意的观点,看法,回到一个新闻客观,真实,公正的媒体人的角色中来。许北方, 英国 伦敦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