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国委员会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湖南民主党观察:《环球时报》社评:“对抗性”因素,我们该如何应对

2014年07月02日 综合新闻 ⁄ 共 225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刘姣丽转自  《环球时报》社评:“对抗性”因素,我们该如何应对

中国社会不断出现少数热衷于政治对抗的人物,在主张和谐的社会里,这些人的言行总是显得很突出。由于西方一贯支持这种政治对抗倾向,这类言行的敏感度被进一步拔高。

客观而言,对抗性情绪是所有社会的“顽疾”,它的出现几乎可以不需要原因,虽然强烈的情绪总是落到一个个具体事件上,但有的事件可能是这种情绪需要发泄“临时撞上的”出口。社会永远有一些情绪消极的人群,具有负面性格的人也并非个别,而且社会永远有单独指出来可以令人义愤填膺的短处,更何况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潮,转型期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

中国主流社会主张“建设性批评”,看重批评的出发点和语气,即“态度”,社会各个层面都是如此。但随着互联网和大众媒体越来越发达,一些批评和上面所说的对抗性情绪复杂地混在一起,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造成冲击,也给一些人带来围绕“言论自由”的困惑。

由于西方不遗余力地支持对抗性批评,尤其增加了中国社会如何对待这一现象的难度,原本可能并不很强的政治元素,被整个环境炒得很热,简单的处理也可能被赋予复杂的意义,就有些人来说,开始时并没什么影响,但逐渐成了西方与中国政治摩擦的焦点,于是认为自己是“民主斗士”。

如何对待中国社会的这些新问题呢?我们显然缺少经验。但既然“对抗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无可避免,我们的第一个态度只能是适应。我们反对在中国制造政治对抗,但对有少数人还是这样干,中国社会也不必大惊小怪。这样社会整体的团结就可以免受少数人不合作的骚扰,少数人对抗行为带来的影响力就会很大程度上被降低,少数人就真正成为了“少数”。

第二,中国要加强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对对抗性情绪的平衡作用,形成前者在舆论中的真正主导地位。除了法律对激进行为进行限制,主流社会旗帜鲜明地反对政治偏激至关重要。中国目前出现“沉默的大多数”现象,少数激进人士成为舆论场、特别是互联网上活跃的人群,这样的格局不改变,对社会有破坏性的极端主张就得不到有效制衡。

第三,中国处理政治对抗行为经验不足是事实,西方很可能长期都会找茬攻击中国,但中国行政和司法当局应当从容而自信地面对,无论如何,西方没有权力作中国做得对与不对的判官。如何使中国公众真正理解这一点,相信中国司法主权的正当和神圣,这比外交交涉更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西方的过度影响从中国政治生活中挤出去。

中国大概回不到思想面貌相对简单的过去了,这不是坏事。但中国也不能像一些国家那样纵容社会的分歧不断扩大,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那将十分危险。正确应对社会上出现的对抗性因素,以及内外敌对因素,是中国崛起并长治久安必须迈的一道坎。

艾未未案发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的批评达到新的高潮。艾未未作为中国公民,他受到的西方庇护非常特殊。这种干预突破了外界对中国法律应有的最起码尊重。原因大概只有一个,艾未未在中国从事了政治对抗活动。

西方这样做的动因在此不再论及,但西方在把此案彻底政治化,这一点是必须捅破的。西方舆论反复说中国警方拘押艾未未“在程序上不合法”,并以此引导中国国内有对抗情绪的人。其实西方根本没在同中国谈法律,它们发起的是一场地地道道的政治游戏。

我们不是法律问题专家,在艾案细节不明的情况下,我们尤其不便对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妄加评论。但我们认为,中国司法的整体严谨性目前还不能说理想,艾未未案处在这一大环境中,对艾案程序合法性的讨论,不应脱离这一大环境。但像艾未未这样的人可以“失踪”的年代已是遥远的过去,可用假罪名对付他的时代也早已结束。即使有人揣测艾案程序上有漏洞,也应在法律程序范围内进行讨论,西方和国内少数人在将艾案的法律程序讨论引向政治对抗。

西方及国内少数人在推动社会形成这样的结论:中国政府在迫害“民主人士”。那么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近年流行起一个词:公共知识分子。这些人中有不少崇尚批判,乐于发表针对政府的对抗性意见。一些艺术家也有这种倾向,艾未未是其中的代表。除了极个别人因触犯法律受到监禁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仅享有自由,一些人一直试图让自己的自由超越普通公民。他们中的不少人拥有相当不错的社会公共位置,有的甚至名利双收。而中国的政治宽容显然处于过去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时期。

看看被拘押前的艾未未吧,他的媒体曝光率和知名度都高于中国的很多艺术家,而他获得这一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的政治对抗言行。这甚至促进了他的艺术品推销。其实,中国一些社会名人把“批评政府”当成了有利可图的手段,他们并不认为这对自己是危险的。

渲染今天的中国大搞“政治迫害”是错误的,民主在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在逐渐萎缩。整个中国社会对民主持积极的态度,但这不意味着有些人可以用“推动民主”的名义做任何事,也不意味着西方可以为我们制定民主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艾未未案被炒得如此之大,是不正常的,西方在以此攻击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试图摧毁中国法律的权威。艾未未案的调查据报道已依法展开,可以预见,西方不会认同中国法院对艾未未的任何判决,他们试图把这件事变成西方价值观压垮中国价值观的一个案例,确立中国司法对西方法律精神的从属地位。

西方与中国的政治摩擦已进行过无数轮,用“异见人士”的案例攻击中国,西方做得最娴熟,他们有一系列术语和看似精致的道理等着我们,试图把我们绕进去。在西方如此强大的蛊惑面前,保持清醒和坚定将是对我们的长期考验。很多小国的司法主权都在西方面前折腰,但中国不行。无论还有多少瑕疵,我们都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

给我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